17.017(第2頁)

 

    有管院大爺和姚主任在,不用他們開口,大傢伙勤腳快手幾下就幫忙收拾好了,最後走的時候,清音真心實意對大傢伙深深鞠了一躬。
 

    雖然大多數人,譬如劉嫂子等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但不管怎樣都幫她解決了最大的難題,這就值得感謝。
 

    這一晚,清音睡得踏實極了,從今天開始,她就正式成為清音,開始在這個年代立足了。
 

    要說對上輩子不留戀那是假的,畢竟自己穿越前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她一分一釐打拼出來的,籌備上市的連鎖醫館,大房子,好車子,舒適的生活環境,想吃就吃的美食,得心應手的人脈資源,以及想談就能談到的情緒價值滿滿的男朋友
 

    算了,既來之則安之,原主能不能回來,先等等看吧。
 

    一牆之隔的清慧慧卻是氣得睡不著,“媽,你怎麼就答應分家了分出去這麼多東西,還連錢也分走那麼多。”那些錢,媽以前就說過是準備留給她的,她都跟志強哥說過了。
 

    林素芬睜著眼睛,看著黑洞洞的房梁發呆。
 

    “哎呀,媽,咱們這麼大損失你不會是還能睡得著吧”這也太沒心沒肺了吧
 

    “你以為我跟你一樣沒心沒肺我當然生氣,但生氣又能怎樣,終究還是小看了她。”
 

    大意失荊州啊。
 

    “你今天就該死咬不放,就不分她能怎麼著。”
 

    林素芬一開始何嘗不是這麼想的可事情太突然了,從她取工資撲空,到忽然趕來的姚主任,再到劉嫂子的推波助瀾,小姑子一步步層層遞進的鋪墊不,更重要的是,她過幾天要做的事。
 

    那件事要是做成了,分出去的一千塊,也不算什麼。
 

    這麼多年她負責柴米油鹽,也沒少攢錢,更別說
 

    這麼想著,她心口的氣終於順了一丟丟,等著吧,失了兩滴血,過幾天她就能咬下一口肉來。
 

    ***
 

    可她沒想到的是,清音動作居然那麼快
 

    第二天顧大媽聽說分家的事來問,知道她沒吃虧才沒找林素芬麻煩,但嘴炮幾句肯定少不了。
 

    林素芬為了接下來的大事,也不敢再節外生枝,只能躲出門去,正好去銀行取錢。
 

    顧大媽力氣大,又常在外面跑,一看清音都分家了,既想她生活方便點,也不想林素芬繼續佔便宜,乾脆跑去找她幾位師兄。
 

    大家都是外面混的,路子廣,半天時間就給她找來了要的各種材料。
 

    敲敲打打一整天,等林素芬磨蹭到天黑回來,傻眼了
 

    兩間正房中間的走廊上,居然被一堵青磚牆隔開,是沒佔她這邊一釐米,可,可,可,這樣就把清音的前窗包進去,她以後還怎麼偷偷看她屋裡情況
 

    清音的屋子一前一後兩扇大窗,後窗正對著劉家,她但凡敢去瞄一眼,劉嫂子就能嚷嚷得全院皆知。
 

    而更讓她吐血的是,屋簷下原本放著她的花花草草的地方,也莫名其妙多出來一間小廚房,有門有窗,裡頭灶臺是新砌的,用新黃泥糊出一個鍋圈形狀,支上鐵鍋就能做飯,加上分到的小爐子,清音以後大灶小灶都能做飯了。
 

    “喲,素芬今天都去哪兒了你還不知道吧,顧大媽帶人來幫清音蓋廚房呢,你看這多敞亮”
 

    顧大媽雖然風風火火,但也不是全無頭腦,蓋之前她就找居委會和管院大爺問過,得到他們同意才開工的,每一塊磚都在規定範圍內,讓人挑不出刺來。
 

    大院裡家家戶戶的廚房都這麼蓋的,只是他們沒有顧大媽的速度和人脈。
 

    林素芬深吸兩口氣,不停的用“大事最重要”安慰自己,才勉強控制住情緒,將一千塊錢遞過去。
 

    有大家見證,清音也不怕她再耍花招,接過來數清楚,關門,開始跟顧大媽商量裝修屋子的事。
 

    “啥,這麼好的房子你還要裝修”
 

    “對,我想著方便點。”清音笑笑,趕緊倒杯水,雙手捧到顧大媽跟前,“您累了一天,快喝口水。”
 

    她今天去上班,顧大媽也沒自作主張,要怎麼拾掇怎麼蓋都是直接跑廠裡去問她,來來回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雖說不用這麼麻煩,她哪天請假再蓋不遲,可老太太怕她吃虧,就是要趁熱打鐵,還不許她耽誤上班。
 

    顧大媽受用極了,“哎喲喂,年紀大了,不比從前,安子也不知道跑哪兒去了又,不然就該讓他來幫你跑腿。”
 

    清音心說他現在正養傷呢,弱雞一個。
 

    “對了,你說要怎麼個裝修法”
 

    清音真的睡不習慣土炕,將來肯定是要幹事業的,沒時間燒炕,也嫌味兒大,“我想把煙道拆了,以後都不燒炕了。”
 

    “這哪行,寒冬臘月耐不住啊。”
 

    “到時候我買電熱毯。”再多加床好點的棉被,或者買空調。
 

    空調她不確定現在有沒有,但電熱毯她聽張姐和李姐說華僑商店有賣,除了賊貴,其它缺點都能忍受。
 

    “中間的報紙牆,我也想拆掉,到時候放櫃子。”
 

    “可三門櫃才多高,你一小姑娘家家的,臥室還是隔斷一下好。”
 

    清音解釋自己要的櫃子是一整面牆一樣那種,頂天立地,上下不留縫隙,既大大增加儲物空間,還能起到隔斷作用。
 

    顧大媽聽了她的描述,自己也心動起來,“還有這樣的大衣櫃那我那邊也打一個,這樣安子就不用總往剛子家睡了。”
 

    大家都說顧安夜不歸宿,可她知道,兒子是覺得家裡房子小,想讓她睡得寬敞一些,裡間大,外間小,擺一張彈簧床都嫌麻煩。
 

    “但這種櫃子市面上沒有成品,到時候還得麻煩顧媽媽幫我問問,傢俱廠和木材廠接不接受定做,我可以給他們畫個圖紙。”
 

    “得嘞。”顧大媽看來看去,廚房有了,鍋灶有了,“到時候我讓他們多給你打一張吃飯桌子。”
 

    清音自己一個人吃,在書桌上就能解決,但她也沒拒絕顧媽媽的好意。
 

    有長輩幫忙操持的感覺,真好
 

    同事們知道她分家,一向愛八卦的張李二人居然什麼都沒說,默默地給她添置了菜板和菜刀,這年頭買這些東西都要票,她們知道清音沒有,所以也是在變相的補貼她。
 

    就連大院裡的秦嫂子,也給她送了一筐土豆和兩顆大白菜,說是她出去買還得花錢,她們家地窖裡還有,以後一個人過日子錢得省著點用。
 

    看吧,吃瓜就是“滋生”女人友誼的“溫床”。
 

    當然,劉大叔則是給她廚房送了一把鎖,以後人不在家也不擔心有人進去拿東西了。
 

    就連大丫二丫也給她送了禮物,大丫的是一個用她們舊衣服做的拖把,二丫的則是一個草珠子串編的小狗熊,掛在窗前當小擺件也不錯。
 

    李修能不知從哪裡聽說她分家單過的事,直接給送了一對暖壺一對搪瓷盆,這就是更加實用且難得置辦的生活用品了。
 

    清音一一感謝大家,將大家的好全都記在心裡。
 

    ***
 

    定做櫃子的事沒幾天敲定下來,留夠裝修費和接下來一個月的伙食費,清音把1100塊存到銀行,這就是她的第一筆存款啦
 

    木工邊幹,顧媽媽邊來看著,每天把門窗打開通風,加上清音要求不刷油漆,都是木頭本身的香味,晚上睡覺也安心。
 

    廚房雖小,五臟俱全,顧大媽找人給她搬來帶蓋子的大水缸,連煤炭和柴火都給她買了幾十斤,足夠用很長一段時間的,等把所有拾掇好,清音就發現真的能做飯了
 

    又吃了一個月的食堂,等櫃子晾曬得只剩木頭味之後,正式開伙這一頓,清音打算請顧媽媽過來吃飯。
 

    “不用不用,你那邊等我給你挑個黃道吉日再開,今天你就來我們這邊吃,你安子哥給拎回一隻大羊腿呢”顧大媽笑得見牙不見眼,這段時間顧安又開始回家了,班也按時上了,甚至還知道給家裡買好吃的,她心裡熨帖得很。
 

    清音也想看看顧安身體恢復情況,遂答應,下班繞到菜市場買點粉條白菜啥的,加羊肉湯里正合適。
 

    顧安拎回家的羊腿可真不小,保守估計也有六七斤,另外還有半斤多的白花花的羊油,散發出的羊羶味引得鄰居們駐足觀望。
 

    都說顧安這次倒是出息,居然能買到這麼好的羊肉,這可是比豬肉雞肉還稀罕的好東西啊。
 

    前院的張大娘想到自家幾個孫子已經快半個月沒嘗過肉味兒了,更別說羊肉,他們都忘記啥味道了,於是試探著問“安子他媽,你看能不能分二兩給我家我不白要,我拿肥皂跟你們換,成不”
 

    她家兒子在肥皂廠上班,發肥皂是福利。
 

    顧大媽家裡其實不缺肥皂,但她心軟,“好。”
 

    劉大娘一聽連忙跟上,“那我拿糖票跟你換三兩,成不”
 

    李大爺“我家沒票,我拿紅糖跟你換半斤,上次老三送來的紅糖還沒動過。”
 

    這些東西稀罕是稀罕,可都有保質期,顧大媽平時節省慣了,哪裡捨得留那麼多,但看清音衝自己眨眼,就順勢答應了。
 

    於是,大家有錢的掏錢,有票的掏票,沒錢沒票的拿雞蛋、細糧、肥皂、毛巾、洗頭膏洗澡票等一切具有流通價值的東西來換。不大會兒工夫,一隻羊腿就只剩骨頭和一斤多的肉了,顧媽媽板著臉不給了,回來晚沒換到的鄰居們唉聲嘆氣,讓顧安下次再拿啥好東西回家要喊一聲。
 

    他們不貪便宜,都是按照市價換的,主要是他們沒顧安這樣的關係能拿到這麼好的東西不是
 

    清音看得津津有味,這時候的鄰里關係可真和諧,她一直以為顧安這樣的街溜子,大家都會避而遠之,誰知老鄰居們對他除了發自內心的恨鐵不成鋼之外,還有一種長輩看小輩的慈祥。彷彿,大家都知道他當街溜子是在大院之外,只要進了大院的門,他就只是顧安,只是顧媽媽的兒子。
 

    “音音,剛才你眨眼是什麼意思”
 

    清音看著人都走了,這才小聲道“這些都是好東西,你們用不上,但拿去別的地方能用嘛。”
 

    顧大媽眼睛瞪大,“你是說讓我拿到鬼市上去”
 

    清音搖頭,顧大媽以前敢去鬼市那是因為打野有門路,但這些東西她那幾個師兄弟不一定有門路,倒來倒去過的手越多越不安全。況且城裡人對糖啊肥皂啥的稀缺程度遠不如鄉下。
 

    “改天我跟顧媽媽去一趟鄉下老家,咱們可以跟老鄉換點米啊雞蛋瓜果蔬菜啥的。”想到那些原生態的好食材,清音就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