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月下秋 作品

第44章 英魂長存,永不遺忘(第2頁)

 人群中傳來抽泣聲,幾個女人見自家丈夫回來了,喜極而泣,這是一次真正的生死離別,深山有多危險,從人們談之色變就能知曉,近兩個月的時間,她們沒少擔憂,每天憂心忡忡,可算是平安回來了。

 “咦,阿遠沒跟你們回來嗎?”一個婦女說道,拉著七歲的小少年,在人群中東張西望。

 “是啊,彪子呢,他們兩沒一起回來嗎。”另一個女人攙扶著風燭殘年的老人,在眾人之間來回找尋,沒能看見那熟悉的身影。

 “他們……”此時場中安靜了下來,只有李銘欲言又止的聲音,眾村人都在疑惑,為何遲遲不見李遠與李彪的身影。

 “對啊,小北哥哥,李遠叔叔與李彪叔叔呢,怎麼沒回來?”三小隻幼嫩的聲音在這突然安靜的人群裡格外響亮。

 小北沒有回應,他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只是轉頭看向李華和李銘。

 這時所有人都注意到了李華手中那兩個石罐,壓抑的氣氛,還有他們低沉的臉色,幾位長者好像明白了什麼。

 突然,李華將手中兩個石罐擺在身前,當場跪了下去,“我……我實在對不住大家啊,沒能將他們二人平平安安地帶回來。”

 眾村人一陣錯愕,兩個女人與老人愣了神,盯著李華身前的兩個石罐,顯然是已經猜測到了真相,心如墜冰窟,眼中有淚水倘若,一旁的少年哭著說道:“我爹爹呢,不是說好會平安回來的嗎,他去哪裡了。”

 聽著少年的話,李猴,李銘,小北等人心如刀絞,鼻尖發酸,只覺著胸前堵塞,難以開口。

 兩個女子將李華攙扶了起來,其中一人強顏歡笑的說道:“沒事的,村長,你勿要自責,我們知道,盡力了,我們不怪你,也不怪你們任何人,他們是為李村的未來而死,死得其所,很光榮。”

 說話間,女人的淚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另一人泣聲問道:“村長,哪一個是我家彪子?”

 李華心在滴血,邁入晚年後第一次忍不住想哭,強忍淚水,使那好像瀕臨崩塌的身子抬起顫顫巍巍的手,指著其中一個石罐,滿臉慚愧與懊悔,在兩女的攙扶和她們痛心的話語下不知所措。

 二女緩緩鬆開手,先後去抱起那裝著李彪與李遠骨灰的石罐。

 “彪子,你跟我犟了半輩子,從沒聽過我的話,現在你安分了。”

 “阿遠,不怕,不怕啊,回來了,到家了……”

 這一刻,她們再也繃不住了,失聲痛哭,所有人都感覺到了無比的揪心,悵然,有人暗自在落淚。

 李銘,李猴,以及其餘四位修行者全都跪了下去,情緒低落到極點,“實在是對不住大家,讓你們大失所望了,造成這樣的局面,並非村長一人之過,我們都難辭其咎啊。”

 “起來,都起來啊,無需這樣,不要自慚,我們不怪任何人。”老人顫抖著身子,老淚縱橫,讓眾人都起來,可他越是這樣說,'眾人越覺得愧疚,不願起身。

 “他們是好男兒,是李村的英雄,為後人崛起而死,理所應當,樹立的好榜樣,是無上榮光,相信李村世世代代都會銘記他們的功績,他們的靈魂,一定會受到古神護佑,在天上,與我們長存。”

 “是啊,古神在天有眼,不會讓他們的血白流,你們起來吧。”長者們紛紛開口,一眾人在也在懇求。

 兩女如同女中強人,抹去眼角淚水後不再哭泣,做法更是直接,將幾人一個個扶了起來,很是堅強,“謝謝你們,能帶他們回家,至少,沒有埋屍荒野,或許,這便是最好的歸宿。”

 “他們……生前可還有心願未了?”老人拖著年邁身子,原本混濁的雙眼黯淡了很多,來到近前,帶著悲音。

 “回家。”簡單的兩個字,悲嘆與心酸,勾動所有人的心絃。

 “好生埋葬,為他們立塊碑。”說罷,老人轉身,慢悠悠朝遠處走去,孤涼的背影下,一張憔悴滿是淚水的臉,唯一的親子死了,他難以面對,除卻哀聲嘆氣,還能如何,什麼都改變不了。

 李華領著兩女前往松林,眾人默默跟隨在後,那七歲的孩子很懂事,事實擺在眼前,內心萬分悲痛,卻在強行逼迫自己不要哭泣,迷離間又聽見父親嚴厲的教育,“好男兒頂天立地,流血不流淚,別跟個娘們似的,哭哭啼啼,成何體統,讓別人見了笑話!”

 冷風嗚嗚,松林婆娑,新春的前夕迎來如此悽景,可嘆而可惜,在一座座墳冢間,今日又添新土,木碑佇立,天地間有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