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佐酒 作品

第129章 公子致謝呂相府(第2頁)

 所以,嬴政在派了蒙恬來洛陽託底,以在萬不得已之時用武力防止呂不韋離秦之餘,還讓喬松前來拜訪呂不韋。不通過正式渠道,而是私底下看能否說服呂不韋。

 “文信侯操勞一生,也的確是該好好休息。”說到這裡,喬松突然語鋒一轉:“說起來,喬松此次除了奉父王之命外,還想私人答謝一番文信侯。”

 “哦?公子這話,可是讓老朽頗為不解啊。”

 喬松淡淡一笑,然後吐出了一句話:“感謝文信侯在新鄭之外手下留情,未讓喬松葬身亂石之下。”

 此話一出,房間內的氣氛彷彿瞬間凝固了。

 呂不韋那雙渾不在意的眼眸中突然釋放出了一縷一閃即逝的精光。

 頓了一會兒,呂不韋抬起手撫著自己的鬍鬚:“公子,這話可是讓老朽驚出了一身冷汗啊。”

 喬松沒有繼續看他,而是自顧自的說了起來:“自打因驚鯢一事,喬松便一直和文信侯不怎麼對付。這一點,想必文信侯心知肚明。

 然,讓喬松意外的是,關於農具一事,文信侯卻一反常態,旗幟鮮明的支持起了喬松。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名聲為代價。

 喬松始終不知是何緣由。”

 如此開門見山的態度,讓呂不韋很是詫異,不由得放下了手,靜靜的聽這孩子打算說些什麼。

 “後來,喬松向父王請教,父王並未解答。而是讓喬松去讀一本書……”喬松抬起了頭,看向了呂不韋:“這本書,解開了喬松心中的疑惑,也讓喬松明白了,文信侯之舉的緣由。”

 呂不韋沉默了。

 “想來這本書,文信侯很熟悉。”

 “公子,讀懂了嗎?”

 喬松微微點頭:“不敢說完全讀懂,但也領悟了一兩分精妙之處。”

 “是嗎?公子以為此書如何?”

 “以治國之論,喬松讀過商君書,讀過韓非之作,讀過老師荀夫子之作,讀過道家,讀過墨家,讀過縱橫家……亦讀過文信侯之春秋。

 商君書,強國之法,以耕戰為本,可成秦之霸業。

 大秦能有今日,商君之功能佔泰半。

 然,成也商君,敗也商君。

 此法不可持久!”

 呂不韋心中一動,終於來了興趣,認真的聽著喬松的言論。

 商君之法的缺陷,喬松向老師荀子詳細聊過,如今只不過是舊事重提而已。

 在秦國,呂不韋是第一次聽到如此旗幟鮮明的反對商君之法的,而且還是出自王上最為寵信的王族公子之口,是以聽的極其認真。

 喬松跨越兩千年的見識針對商君之法的分析,很多都是呂不韋都沒想到的,這讓呂不韋大為吃驚。

 可讓他更加吃驚的,還是喬松接下來的一句話:

 “商君法之不足,喬松深知,父王亦深知。”

 這話大出呂不韋意料。

 他以呂氏春秋撼動國法,試圖改變自商君以來嚴苛之秦法。可王上以各種手段抗拒此事,重申商君之法不可變,逼得他不得不自請致仕。

 如今,卻聽到了王上也不贊同商君之法。

 這話讓呂不韋心中不由得生出了荒謬之感,好像上天給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故此,父王有了往韓國一行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