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一首詩(第2頁)

 “無需擔心,自古越是猖狂者下場越慘,今日安王自掘墳墓,我倒要看看一會兒他將如何收場。”三皇子不經意的走到二皇子身邊。

 此次參加詩園會的屆時家族世子,棟樑之後,自小便接受了最頂級的教育培養,合眾人之力難道還會懼怕一個從偏遠地區召回京的皇子不成。

 就在眾人開始各自寫詩的時候,陳慶這邊倒是犯起了難。

 倒不是他心中無詩可寫,現代記憶中那些古詩不管拎出來哪一首都足以吊打這個時代整個文壇,此刻他心中正煩,該用哪一首。

 是啊!該用哪一首呢?

 之前在涼州時,陳慶讀過一些這個時代的詩句,韻腳不齊,平仄不仗的問題比比皆是,足見這個時代的文壇整體水平不怎麼高。

 陳慶本想搬出號稱獨篇壓全唐的春江花夜月,或恐山豬品不了細糠。

 若是拿出古今七律第一美譽的登高,又覺得此詩暮氣太重,不符自己的人設。

 亦或者有著唐人第一之稱的黃鶴樓,然對應的景色又與此刻不符。

 斟酌再三後,陳慶覺得這次自己拿出的詩,不僅要應景,也要在詩句中透出自己心中所想,他心中很清楚,自己今日的詩一出,必然是會流傳到皇帝那邊的。

 自己雖然今日一衝動與兩位皇子起了衝突,可在宮中最懼的還是皇帝。

 想到這裡,他心中已經有了選擇。

 不知過了多久,眾人的詩都寫完了,六皇子對文學真的很喜歡,他仔細看完了所有人的詩,評價道:“諸位不愧是我大梁文壇後起之秀,其中有不少作品都讓人驚歎,尤其是林公子的這首,絕對能在文壇留下濃重的一筆啊。”

 “多謝六皇子。”

 能被喜文弄墨的六皇子誇讚,算是文學界非常高的榮譽了。

 與此同時,六皇子身邊的隨從把林公子的詩讀了一遍。

 皇城宮闕回頭盡,

 上宰因添望闕心。

 萬乘蔟旗分一半,

 歲歲金河復玉關。

 “好詩,好詩啊!”立馬有人跟著鼓起掌來。

 “林公子不僅詩寫的好,還將對皇上的忠心藏在了詩頭,當真才華橫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