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沫笛 作品

第s1-6章 深空與深淵(第2頁)

 薇兒蓮花看著木槿花的粉色花瓣,說:“這花的花瓣都是有鏡像的功能,那我們是不是能導入一個操作系統進去,然後在系統裡運行智能體的數據,這樣算木槿花活過來了嗎?”

 書香薇兒回答:“恢復行走沒問題,不過也只是行屍走肉一樣,內核還是沒有改變,如果有木槿花行為的監控盒子全程記錄,倒是可以擬合出克隆行為的木槿花出來,不過這樣的木槿花就會用外在來推算內核,這樣到後面就完全新生出了一個鏡像意識。”

 用帆布蓋好了木槿花後,先這樣到她們要去的城市後再看情況了,薇兒蓮花換上雨衣,做著早餐,就是煮土豆和紫薯,紫薯總是這樣好吃,看著紫紫的很是有胃口,路邊發岔路多了起來,漸漸出現了堤壩和隧道,公路路面堆積著很多葉子和下雨後水衝來的泥土,斷倒的樹木當在浮臺上前面,就被浮臺的空氣牆輕輕推到來路邊。

 (二)

 第三行星上的很多天文臺觀察到本地星空在坍縮,各項數據到好像表明本地星空的星星都在靠近過來,就好像一個變小的氣球一樣,星星好像就是氣球上的小洞,第三行星的星系就是氣球裡面的一個小果核一樣。

 而在太空軌道上的各個空間望遠鏡裡,觀測到的微波背景輻射的顏色變藍,這表明本地的大星空的光相對第三行星的本地星系在發生藍移,也就是說,整個大背景都在收攏,而且範圍是從遠端臨界的距離開始的。

 為此,用上了折線掃掠的觀測技術,就是根據地面森林的折射光,將折射角調整到極其微小的程度,大概是按千分的度的光線折射,這對薇兒們的精確控制來說不是難事,這樣光就能形成在幾個光天範圍內的最大掃掠半徑,在這個半徑的剖面裡,通過途中光線的二次折射返回信息,過濾掉其中被掃掠檢測出的隕石和塵埃後,就是真空裡的微量背景輻射,整合起來到觀測點,進行各種後期的處理,就能形成直觀的等比比例尺地圖上的星空背景表示。

 等比比例尺地圖就是從觀測點向四周輻射,每遠離地圖原點一個單位距離,這個單位距離間地圖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例就不斷變小,比如第二個格子是一比十,那第三個格子單位內的比例就是一比一百,第四個格子是一比一千,以此類推,可以直觀顯示出星空背景裡的各個星體天體離原點的距離,一張地圖就能表示出來。

 這裡處理後的數據預計很多年後,第三行星就會被四面八方聚來的星體給吞沒掉,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被最先靠近的兩個星體,將第三行星的地殼整個撕開,大概會露出第三行星的地下深淵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