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沫笛 作品

第17-5章 落地街道(第2頁)

 然後工程開始,落地街道總共需要的隔層板大約是一百四十萬份,因為落地街道的規模是從薔薇叢的雲層到地面地基往下的靠近野外的地方。這些隔層板就用薔薇葉子來加工,每片薔薇葉子就能裁剪成幾份不等的板,薔薇叢肯定是不想被拔葉子,所以都是給薇兒和人偶們薔薇叢快要掉落的薔薇葉子,而薔薇叢的倉庫之前就屯了很多葉子,多到填滿了某處的薔薇盆地,於是代理程序控制著搬運的機械,開始從原料加工。

 葉子的裁剪就在重裝籃子裡完成了,重裝籃子裡有薔薇刺做的車刀,重裝籃子每個都相當於一輛大卡列車,在薔薇盆地上,分出十八條軌道來搬運薔薇葉子,分開的軌道再往各處分開駛向落地街道規劃區。每量重裝籃子一次能搬運走幾百片薔薇葉子,上百輛的重裝籃子來回幾十次就能搬運完材料,不過也不能搬運太空,不然規劃區來不及組裝就會堆積起來。

 一些內隔間的基礎設備,比如消防管道,應急照明,顯示屏幕,聲音喇叭,通用工具箱等等,每一層都要備齊,豎直高度上千多層的樣子,很是整整齊齊的感覺。

 為此在外圍有很多臨時樓屋在加工這些內部設備的零件,量產的效率很是高,參考硬盤裡人類存儲下的規範工程和薔薇叢薇兒的調控規範,很快就能從薔薇叢的堆隕石的山頂上找到對應的稀有元素,或許這些稀有元素只是按著人類在第三行星的資源探索而定義的,至少在薔薇叢裡就源源不斷地有隕石被吸引過來,堆放在這片地上,現在都成山了,很多地方長滿了雜草。

 接著就是各種零件的工藝流程了,原料的冷熱加工,切削打磨等等,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代理程序已經完全把握著所有流程的細節,各種預計的方案跟隨著實際的反饋修改調整著,一些少數的專門的加工流程就直接在枝丫軌道上完成了,就好比火車運著材料,旁邊的軌道冒出一輛加工列車車廂,並排著對火車上的原料進行加工,火車通常成了加工的平臺,一路運行中加工,電子精確的調控雖然不及薇兒,但也能保證枝丫上的顛簸不會打擾到兩列車間的運作。

 重裝籃子纜車將薔薇葉子切成各種規格的板作為落地街道的牆體,輕裝的籃子纜車後續跟上。在這落地街道的葉子間的拼接分四種,有榫卯結構的形狀卡位拼接,葉子間不需要樑柱來支撐,只靠薔薇葉子本身的強度就夠了,所以這類榫卯結構指的是面和麵的,板和板的拼接,可以將相同的交錯卡位結構分散開成幾處,這樣能在一些部位實現微距的側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