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樓清風 作品

第173章 能戰方能止戰

錢鏐點頭道:“殿下,杭州距離越州不到八十里,距離西陵不足二十里,以劉漢宏的秉性,不出半年必再次興兵北上,越州不取,等劉漢宏養成銳氣,終為後患。”

 “錢刺史所言有理,但浙西百廢待興,鎮海軍,贖罪軍和八都軍派系複雜,士兵參差不齊,需要做大的調整和精簡,短期內不宜征戰。”

 肖久烈提議道:“殿下,您何不上書朝廷,直接免了劉漢宏義勝軍節度使的職?”

 李侃搖了搖頭,“劉漢宏賊寇出身,乃反覆小人,升官發財肯定樂意接受,如今手握重兵,朝廷若免其職,你覺得他會聽從詔令?”

 肖久烈微微一愣,“是卑職考慮不周。”

 李侃看向錢鏐,“錢刺史,馬上就要過年了,杭州境內各州縣的流民要妥善安置,新政要加快推行施行,孤的要求很簡單,讓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

 錢鏐一臉為難,“殿下,如今大量田地荒蕪,流民四起,還不斷有外地流民湧入,開倉施粥也不是長遠之計,想妥善安置恐非宜事。”

 李侃微笑著道:“施粥只是權宜之計,授人於魚不如授人於漁,江南乃富庶之地,流民對於別的州縣是個危害,但對於我們乃是一次良機。”

 錢鏐一臉疑惑,“還請殿下明示。”

 “孤打算重推均田令。”

 諸位將領官吏聞言,皆是一臉詫異。

 錢鏐說道:“殿下,在玄宗時期,朝廷也重推了均田令,但根本無法推行,因為大量田地都掌握在權貴豪強手中,老百姓很難足額獲得土地,卻要承受足額的賦稅和徭役。”

 李侃笑著道:“均田令廢止,是因為朝廷掌握的土地越來越少,無田可授,但此一時彼一時,經過黃巢之亂,浙西人口大量減少,土地荒蕪的情況很多,均田令自然有條件推行。”

 錢鏐眼前一亮,“聽殿下這麼一說,的確有推行的條件,不過浙西境內豪強地主和寺廟道觀眾多,恐怕會有阻力。”

 “各州縣土地要重新丈量,不論是寺廟道觀還是地主豪強,田產面積超出授田上限的,皆要處罰,同時要鼓勵窄鄉的百姓遷徙到寬鄉,並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那些流民可以造籍分田,可以參軍,也可以從事手工業,有飯吃自然就不會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