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樓清風 作品

第8章 鞭打睦王

十二月初十,李儇起駕南下,此次南下興元,他沒有選擇往西走平坦的陳倉道,也沒有選擇斜谷附近的褒斜道,而是選擇向東走周至縣的儻駱道。

 李侃做夢也沒想到剛穿越到唐朝又要再走一次儻駱道,他心裡抱怨,嘴上卻沒辦法反對,因為陳倉道全長六百公里,褒斜道全長三百八十公里,從逃跑的角度來說,全長二百四十公里的儻駱道,是秦嶺四道中長安通往興元府最近的一條,但也是四道中最艱險的一條。

 走儻駱道,很多地方馬車無法通行,只能騎馬或者步行,出逃的時候那些嬪妃和皇室宗親很多都是坐馬車的,現在突然沒了馬車,馬匹一下就不夠用了,除去馱著食物和財物的十幾匹馬,剩下的十幾匹則優先分給了李儇和他的嬪妃以及年幼的皇子。

 進入駱谷口半個時辰,山嶺愈加陡峭,山林愈加茂密,道路也越來越難走,田令孜騎著馬,揮著馬鞭,跑前跑後,督促大家加快行進速度。

 李儇有一個愛好就是打馬球,此時他的騎術倒是派上用場了,騎馬走在山道上也沒受多少苦,那幾個嬪妃就可憐了,平時出入都是豪華馬車,哪裡吃過這種苦,如今在馬背上東搖西晃,顛簸的胃裡翻江倒海,好不辛苦。

 其實這些嬪妃還不算最辛苦的,她們至少還有馬騎,隨行的睦王、澤王、壽王三人連馬都沒有,只能靠兩條腿艱難前行。

 不到一個時辰這幾位嬌生慣養的王爺不僅披頭散髮,鞋跑沒了,腳也劃破了,在小宦官的扶掖下,嘴角泛著白沫,磕磕絆絆地往前走。

 李侃也沒馬騎,但他畢竟年長,平時也習武強身,體魄自然比穿越前強多了,他負責照顧十歲的遂寧公主,牽著走一會,接著再背一會,倒也不顯得累,隨行的幾位將領看在眼中也頗有些佩服李侃的體力。

 剛翻過關嶺梁,很多皇室宗親都走不動了,嚷嚷著要原地休息。

 田令孜此時心急如焚,他知道加快行軍的必要性,黃巢的追兵隨時會來,如果在路上耽擱久了,士兵們飢寒交迫,很容易引起譁變,到時候自己這個宦官肯定首當其衝, 絕難倖免,前幾天咸陽那十幾個騎兵譁變的事情,還有當年唐玄宗西逃的馬嵬之變可都是前車之鑑。

 田令孜就這樣腦子裡想著,嘴裡吆喝著,手裡的馬鞭也不閒著,哪個士兵或宦官的腳步稍一停滯,他上去就是幾鞭子。

 就在田令孜胡思亂想,越想越怕之時,睦王李倚在行進的隊伍中停了下來,走到路邊的一塊大石上坐下,大口地喘著粗氣,負責攙扶睦王的兩個小宦官也在旁邊停下來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