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北上的糧草如何解決(第2頁)

 “既然青州歸我,那我就可以從海上運糧,到達黃河入海口,即青州樂安國利縣,從此進入黃河,然後一路運到冀州。此為一法。”

 諸葛瑾忍不住急誇:“主公此法極妙,我軍可以在利縣建一港口,屆時專供糧草押運所用,如此一來,至少可節省半個月時間,我軍北上,糧道無憂。妙呀!”

 “正是如此,我們先把糧草集於揚州的港口之處,到了春夏季節,刮東南風,船隻便可順風而上,只需半個月左右的時間,糧草便能進入黃河,囤積於平原,再運到黃河沿岸各地。”

 眾人也都點頭稱讚,在場之人都是南方人,來黃河來運糧草,也算是把水路用到極致了。

 諸葛瑾注意到陳飈剛才的用詞,疑惑起來:“對了,主公剛才說此為一法,莫非還有其他辦法?”

 “另一方法,便是鑿穿淮水和黃河,使之相連,如此一來,我大軍便能從淮水進入黃河。”

 諸葛瑾苦笑一聲:“主公,這……就算是動用數萬人,亦恐非一日之功。”顯然,他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辦法。

 一直沉默不語的龐統突然發話:“未必,我倒覺得此法甚妙!”

 “哦?此話怎麼講?”諸葛瑾看著龐統,心中疑惑,眾人也是都看著龐統。

 龐統不慌不忙:“數百年前的戰國時代,吳王夫差就稱挖一深溝,引濟水東流匯入泗水。濟水通黃河,泗水通淮水,如此黃河與淮水相通。”

 “亦是數百年前的戰國時代,魏國曾挖鴻溝使黃河南通潁水,潁水通淮水,如此黃河與淮水相通,我高皇帝與項羽便曾是以鴻溝為界,互約地界。”

 “可嘆呀,深溝也好,鴻溝也好,如今溝還在,卻沒有了水,成了乾枯的溝。我曾研讀史書,據史書記載王莽篡漢之時,天怨人怒,黃河氾濫,發了大水,並因此改道,致使深溝、鴻溝乾枯,黃河與淮水互不相連。”

 “主公若想挖通黃河與淮水,只需重新疏通黃河深溝和鴻溝其一,使其與黃河再次相通,主公動用人力上萬人,挖上幾個月,必會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