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農耕壯舉

兩個人找了一個還算是清雅的民宿,並不是那種大型的民宿只是一個類似於農家院一樣的民宿只不過,這個民宿充滿了民族風情。

一晚上不到兩百塊錢的住宿費,還給供應一日三餐,著實是很划算的,只是李強和汪雪琪,甚至是更多的遊客,大部分應該是不會選擇在這裡吃一日三餐的,畢竟來旅遊,不嚐遍這裡的當地美食,那這趟旅行就是不圓滿的。

現在時間還早,李強和汪雪琪經過了昨天晚上的休整,早已經滿血復活了,今天只是開了兩三個小時的車程,倒是一點都不感覺到累,所以決定去看看世界農耕文化的巔峰之作的元陽梯田。

在這裡,山坡上密密麻麻地佈滿了梯田,從山腳一直到山頂,猶如一幅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畫卷。

元陽梯田的景色隨著季節的更替而變化,每個季節都有其獨特的美。春天,梯田灌滿了水,波光粼粼,猶如一面面明鏡。在陽光的照耀下,梯田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彷彿鑲嵌在山間的七彩寶石。

夏天,梯田裡的水稻鬱鬱蔥蔥,綠意盎然。從高處俯瞰,梯田彷彿是一片綠色的海洋,而蜿蜒的田埂就是其中的波紋。夏天也是梯田攝影的好時節,此時光線強烈,陰影分明,可以拍出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照片。

秋天,梯田裡的水稻逐漸成熟,由綠色變為金黃色。這個季節的梯田是一片豐收的景象,燦爛的金黃鋪滿山坡,彷彿在慶祝哈尼族人的勤勞和智慧。秋天也是參觀梯田的好時機,遊客可以親身感受豐收的喜悅。

冬天,梯田進入了休耕期,田地裡只剩下裸露的紅土。這個季節的梯田顯得蒼涼而神秘,彷彿訴說著哈尼族人千年來的故事。冬天也是觀雲海的好時節,此時,梯田籠罩在雲霧之中,若隱若現,宛如仙境。

這是民宿的老闆,一個健談的彝族小夥自己給李強和汪雪琪說的,現在正是稻田鬱鬱蔥蔥的時候,放眼望去,層次分明的,煞是好看。

水稻已經有了轉黃的趨勢估計再有半月有餘這邊的梯田就會是另一種景緻了,到時候,整個梯田都會長滿了沉甸甸的稻穀,一片喜人的豐收景色,不過,李強和汪雪琪註定是看不到了,畢竟他們在這邊,頂多也就是待上兩天左右的時間,就會朝著瑞麗和保山那邊前行,畢竟,那邊才有他們的夢中情魚蘭吉羅。

走出民宿,兩個人帶著一條狗,滿足在充滿著鄉村氣息的山路上,這邊到處都有打卡拍照的遊客,還有一些應該是美術班,或者說美術學院的學生,在一兩位老者的帶領之下,在一塊絕佳的空地之上,擺上了畫板畫架,正在用自己的雙手,描繪著大自然是鬼斧神工,更是描繪著這體現了哈尼族人在艱苦條件下頑強生存的智慧和毅力。

在這邊旅遊,大致是能有四個路線的第一個路線自然是壩達景區,壩達梯田是元陽梯田的典型代表,景區內有許多觀景臺,可以欣賞到梯田的全景。

第二個路線則是多依樹景區,多依樹景區是元陽梯田看日出的最佳地點,清晨時分,薄霧籠罩著梯田,太陽昇起時,整個梯田猶如一幅流動的畫卷。

第三個自然是老虎嘴景區,老虎嘴景區是元陽梯田的又一著名景點,在這裡可以欣賞到梯田的險峻之美。

第四個路線則是哈尼族民俗文化體驗,元陽縣是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可以參觀哈尼族村落,體驗哈尼族的民俗文化,如民族服飾、歌舞、傳統手工藝等。

李強他們現在距離最近的就是壩達梯田,他們自然是要去這邊看看的,梯田險峻,遊客自然是隻可遠觀,而不可登上梯田的,要知道,路水然是人走出來的,但是破壞路的依舊是人,走的人多了,這麼多的遊客,估計常年下來,梯田估計都要被踏平了。

不得不說,元陽梯田景色怡人,能吸引來這麼多遊客確實是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的,站在景觀臺上,總觀整個梯田的全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的智慧的相結合,真的是讓人有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

李強真的很喜歡這裡,曾幾何時,李強夢想之中的隱士生活,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山水,梯田,竹林,荷花塘,木製的小庭院,小竹樓,養上幾隻家禽,家畜,悠然山間,這才是人的生活,頗有點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當太陽西斜的時候,李強和汪雪琪已經從老虎嘴走了下來,至於剩下的多依樹景區,李強和汪雪琪打算明天早上起個大早,去看看日出,看看那日出東方紅似火的景色照耀在這梯田之上,會是怎麼樣的 一種別樣的景緻呢。

“走了,祭奠一下五臟廟去,餓死了都!”兩個人一下午的時間可是硬生生的靠著腿溜達的,饒是兩個人都是常年鍛鍊的人,也是心有餘悸,雙腿發軟了。

蒙自的過橋米線,自然是少不了要嘗一嘗的,畢竟在其他地方,到處都能看到過橋米線的店面,也能吃到過橋米線,自然也知道了那個關於過橋米線的故事。

人們對於愛情,自古以來都是嚮往的,關於愛情的故事自然是也是聽得是如沐春風,雖然或許這只不過是一個營銷的手段,但是人們還是更願意去相信的。

這個故事發生在清朝時期,講述了一對恩愛的夫妻之間的生活點滴。

傳說有一位名叫張勇的秀才,為了考上狀元,經常在南湖島的一座亭子裡刻苦讀書。他的妻子阿秀每天給丈夫送飯。有一天,阿秀髮現丈夫讀書太辛苦,以至於經常吃不到熱飯菜。為了讓丈夫吃到熱騰騰的食物,阿秀嘗試用砂鍋將湯和米線、蔬菜等一起煮,然後再送去給丈夫。

在送去給丈夫的路上,阿秀還需要經過一座小橋。當張勇吃到妻子送來的熱騰騰的米線時,大為感動,更加發奮讀書。最後,張勇終於考上了狀元。這個故事傳開後,人們將這個故事與過橋米線聯繫在一起,“過橋米線”也因此得名。

可以說,過橋米線風靡全國,口感鮮美,配料豐富,味道獨特,自然是立足的根本,但是這個關於過橋米線的故事,也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的。

一份米線李強自然是吃不飽的,雖然汪雪琪表示自己已經飽了,但是表示還能吃的,建水的燒豆腐也是少不了要嚐嚐的,建水古城那邊沒有去,但是在元陽這邊,也能嚐到地道的建水燒豆腐的,建水燒豆腐是建水地區的特色小吃,豆腐口感細膩,烤制後味道更加鮮美。

當然了,還有元陽本地的燒烤,元陽本地的燒烤,也是很具有地方特色的,算是元陽本地美食的主打,當然了還有本地特色的哈尼族美食。

哈尼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如竹筒飯、煮土雞、爆米花等,可以嘗試一番,當然了元陽梯田的特產稻田鯉魚自然是要品嚐一番的,據說也是別具風味的。

一陣的胡吃海塞,汪雪琪早已經只能是看著美食流口水了,沒辦法,汪雪琪也算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在女孩子裡面絕對算是能吃的存在,但是李強這傢伙絕對算是個飯桶了,走了一路,吃了一路,還意猶未盡的樣子。

誰敢想,一份米線,一份燒豆腐,還是了二十多串的燒烤,更是吃了哈尼族的竹筒飯,還有烤雞,這是一個正常人的飯量嗎,這簡直就是往肚子裡面裝飯啊。

“吧嗒,吧嗒!”回到民宿,坐在小院的竹椅上面,李強終於是舒新了,迫不及待的點上一支菸,沒法子,景區裡面自己都不好意思抽菸啊,早就憋得難受了,現在終於是能抽上一口了。

“呼!”李強吐出一口煙氣,頓時神清氣爽,現在兩個人是不打算出去了,哈尼族的民族風情,有的時間去體驗,但是夢寐以求的藍鰓太陽魚釣不到,心裡總是刺撓的不行。

而在梯田附近,有不少的河流和水系,都是能釣魚的,而且有人在這邊釣到過藍鰓太陽魚,李強決定和汪雪琪晚上去夜釣一番,這是李強和汪雪琪得知民宿的老闆也是個資深的釣魚佬的時候,定下來的。

畢竟在這邊釣魚,很多河段都是禁止釣魚的,有了本地人的帶領,他們自然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而且能夠及時準確的找到非常不錯的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