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寫的什麼玩意 作品

第9章 終於抱上大腿

艾青在九十年代初完成了最大的目標。大量的國外資金開始投入,汗國通過華夏公路,鐵路,航空從國外運送過來大量物資進行建設,華夏大量國有基建公司進入汗國進行基建。

 公路,鐵路,機場,礦場開採,加工工廠,各種工業,農業基建大量資金的投入下,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同時幾個中小水電站建設,建成後大大緩解電力使用。

 不過對於汗國法律有幾條有點意見,比如所有公民有義務參軍最少兩年,所有公民有權擁有武器自保。所有公民有權對政府人員監督,所有公民有權對政府決定進行投票否決。所有添加的法律法規必須進行全民公投。

 所有汗國土地國有,是汗的土地,工廠,住宅,商業店鋪可以買賣,草場,農場,礦場,不可以買賣,但是可以永久持有。

 這樣做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這樣用不了幾十年,汗國就會被資本侵入的成為篩子。大量土地流失被資本掌握,大量礦廠被資本收購,一旦資本達到某種程度,會左右國家政策的。這非常嚇人。

 醫院,學校快速建立,大量人才迴歸投入教學和研究。所有醫院全部弱化西醫成為輔助,提升中醫和本土薩滿醫術地位。

 環境保護法和食品安全法實施極其嚴格。工業製品質量監督成立,對於市場上商品進行檢測監督,剔除那些渾水摸魚的商家。

 本土文化加強,語言文字,音樂舞蹈,道德規範,信仰淨化。

 選擇新的地點建設了,最大的本土文化博物館,圖書館建立,形成了一個建築群。草原文化,通過三種語言文字終被世人所知。巨量的文物展出,汗國內對於盜墓者和文物盜賣者打擊力度可以用殘酷形容。

 依靠華夏巨大的市場,終於讓這個被稱作二五仔的分裂國完成了蛻變和迴歸,子民們幸福,富裕,安全。

 大毛很生氣,作為兩國之間的緩衝區沒了。可是又無奈,因為艾青通過經濟手段保留了他們分裂前很大一部分資產,不至於全面進入衰敗。當然艾青需要掙錢的,掙的錢全部投入建設,完成道路交通,礦藏探測和開採建設,這些有間接推動了華夏經濟發展,良性循環開始。

 原來的首都進行了遷移,那地方太危險了。同時新的首都更靠近華夏,新的汗宮與圖書館,博物館建築群在一個地方,形成新的政治經濟中心。

 人口少,地廣人稀,畜牧業,農業,礦場,材料加工企業,形成新蒙古的支柱產業,對於畜牧業農業大量投入資金,開發形成可持續發展產業,礦藏是有限的,沒了就沒了,只有種植和飼養才是可持續性發展的根本。音樂文化輸出的根本是,人民群體的知識文化程度。

 瘋狂建設的二十年,道路交通終於完成網絡,鐵路也完成了網絡鋪設,北地景區交通,沙漠治理礦物開採。等等事物讓艾青有點焦頭爛額,好在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本地行政部門運行良好,貪腐是有的,不過彪悍的民族不會慣著他們,完善的監督機制控制資金的流向,再有錢你的用出去才能算有錢人不是。

 艾青累了,六十歲把汗位移交給二兒子,老大不喜歡整天操心,其他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業。只有二兒子懶散卻堅定,擁有強大的執行力,同時對於政治經濟興趣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