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風聽 作品

第三十章 文化入侵下(第2頁)

 “那麼何為文化入侵呢?”

 “文化入侵,就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對它國或另一民族通過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達到的征服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外國對本國“教育和宗教”進行文化滲透,對人們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改造,改變人們的認識觀,淡化人們的民族意識,控制人們的思想。

 因為它的方法比較特殊,它不同於真刀真槍的攻擊,它更注重於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文化洗腦的方式讓其他國家的國民認同自己的觀點”

 任一生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想起了前世西方國家的文化入侵,燈塔人讓別的國家人民聽著美國的歌曲,看著好萊塢的電影,追著美劇,這個人就會不由自主開始嚮往美國人的生活。

 因此所謂的格萊美,奧斯卡,具體是個什麼意思,懂得都懂。

 就在任一生停下來思考的時候,顧維新終於找到了插嘴的機會。

 “所以照你的意思,所謂的文化認同感是一個民族的乃至國家凝聚力的基石,就好比一個接受的是東方文化,而另一個人接受的是西方文化,那麼兩人的價值觀自然會形成衝突,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而所謂的認同感更是無稽之談。

 “沒錯,確實是這樣的”

 而針對顧維新的回應,任一生想起了前世的毒教材事件,因為教育是國之根本,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如果一個國家的未來群體從小就被別的國家的價值觀、審美觀所洗腦。

 那麼等到他們長大後他們自然會認為別的國家的人是正義帥氣,別的國家是自由美麗的,而自己的人則是醜陋噁心的。

 譬如前世‘小學教科書醜化’事件這種‘精神渙散’的插圖風格,充滿了這個教材,每個插圖中的人物,都是‘目光呆滯、睡眼惺忪’。

 而且兩隻眼睛的距離還非常大,有網友在熱搜評論中直接表示‘像是唐氏綜合症’,只能說其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好在網絡的存在讓國民及時發現了問題。

 而創作這些圖片的作者是畢業於中央藝術美院高材生,按理說不應該作出這樣的作品。

 任一生猜測這或許就是作者的藝術觀尚未成型,價值觀念不正確,受西方文化和審美的影響,導致畫風出了問題。

 當然還有可能則是另懷目的,由於教科書面對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當孩子觀看到教科書中醜化的人物時,易對孩子的審美觀造成影響。

 不懷好意的外國人知道,老一輩人愛國情懷深厚不易受到影響,轉而把目光投向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則會被不懷好意之人鑽空子,對國家未來的發展不利。

 要想避免這種文化入侵,始終讓自己的民族文化佔據主導地位,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國力,同時提升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從幼兒教育開始,重視本國的“傳統”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