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蕭氏也被打臉了(第3頁)

 尤其是,楊顯也不喜歡那種懂一些詩詞歌賦,就自認為天下無敵,認為自己可以身登朝堂的傢伙們。

 你丫的,會作幾首詩,會寫幾首賦,跟治理一個縣,一個郡,一個州,有半文錢的關係嗎。

 這就是楊顯提出科舉制的原因之一,我不但考你的詩詞歌賦,更要考你治理地方的思路和能力。

 這時,冀王楊錯也開口了:“啟稟父皇,兒臣也覺得太子的提議甚善,可為今晚的中秋夜宴增加不少氣氛。”

 冀王楊錯擅長詩詞歌賦,他的兩個兒子自小被他嚴格要求。

 雖說楊林和楊核在諸位皇孫中的年齡最小,但在詩詞歌賦方面的造詣,卻是最深的。

 所以,冀王楊錯想讓楊林和楊核在楊顯和獨孤儀鳳跟前露露臉,自然同意楊欽的提議。

 楊欽聽了,嘴角泛起一絲得意,他料定冀王楊錯必會率先附和,果然如此。

 楊錚不知楊楓在詩詞歌賦方面的情況如何,本想否定楊欽的建議,但想想自己的身份,選擇了沉默。

 秦王楊銘笑著說道:“父皇,母后,兒臣善武,所以椿兒和棠兒的武藝得了兒臣的親傳,但詩詞歌賦可不怎麼地。”

 “若是獻了醜,還請父皇和母后莫要責罰他們才是。”

 以退為進,還順便誇讚了一下自己的兩個兒子,秦王楊銘這一手著實高明。

 肖元慶成了楊楓麾下大將,沁陽公主自然不會再開口幫楊楓,也選擇了沉默。

 這麼一來,楊顯就不好再拒絕了,便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朕就出一個題目吧。”

 “爾等,哪一個能拔得頭籌,朕重重有賞。”

 頓了頓,楊顯望向楚風殿的門外,心下一動,說道:“今晚是中秋佳節,不如就以明月為題,題材不限,如何?”

 明月為題,正好應景。

 題材不限,其實是照顧一下楊楓,免得他不會作詩。

 此言一出,這些皇孫以楊李為首,齊齊應道:“孫兒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