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242章 河西通淺渠,宋戴始交惡(第2頁)

 若魚蝦接近長成,可提前進行捕撈,騰空魚塘參與蓄洪。

 各郡縣將利用驛站,大批量供應木炭與硝鹽,幫助農莊醃製與燻烤魚蝦。

 其二,利用家中陶缸,多加存儲乾淨飲水。

 但凡大澇之後,水源必會摻雜汙穢之物,倘若直接飲用,極其容易染上瘟疫。

 為防範瘟疫滋生,儘量飲用燒開之水。即便牲畜羽禽,亦需照此照料。

 其三,搶收臨近水流之稻麥,再利用木炭進行烘乾。

 若憂心搶收導致難以食用,可事先上報縣鄉屬寮,往後大周府庫將會盡數收購。

 均按兩銖錢一斤,亦可兌換成同等重量之常糧。

 大周府庫購入搶收之稻麥,未來將全部用於養馬,不會再對外販售。

 三道王命詔書,均用俗字通語撰寫,著各郡縣鄉閭屬寮廣泛宣揚,使新國人能快速辨明利害,從而積極參與防澇。

 王城商賈亦聞聲而動。

 東市、東郭工業區、西郭畜禽場等,均在積極疏浚溝渠。

 河西大渠則趕在六月前,提早完成淺渠挖掘。

 淺渠具體走向,與前世史書所載鄭國渠相差無幾。

 西起北山瓠口,東至北洛水,延綿二百餘里。

 河西大渠亦仿效鄭國渠,利用漫灌方式沖刷澤鹵之地。

 前世鄭國渠從開鑿至竣工,共歷時十載,累計動用民夫十餘萬人。

 姬宮湦身處西周末年,降雨量數倍於戰國時期。

 河西形成澤鹵之地,蓋因雨水難以外排,導致鹽鹼不斷沉積。

 通過挖掘淺渠,匯聚豐沛雨水,軟化與沖刷渠道,可以極大縮減工期。

 南郭商號累計徵召上萬青壯,利用鐵製工具,耗時近三個月,便使淺渠實現初步貫通。

 換算到前世,淺渠深約半米,寬為五米,平均每名青壯挖掘長度為十米,約合十二點五方土,三個月時間並不算倉促。

 待到大澇結束,便可以逐步疏浚鬆軟河道。

 與此同時,網格化支渠亦能漸次開挖,不斷提升雨水漫灌效率。

 等河西超級農莊初具雛形,前期將栽種牧草,規模化養殖牲畜,進一步降低鹽鹼度,加快後期開墾農田進度。

 ……

 姬宮湦全心備戰大澇時,角人六指傳來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