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南極的小鯊 作品

第355章 帝國的化學和農業!(感謝霖崽吃不飽大佬)(第2頁)

 “總督不要擔心,我們日不落人從來沒有害怕過和一個國家比海軍,我們的海軍是戰無不勝的!”

 .........

 8月19日,大明帝國的粵東省,一處農科院的試驗田內,幾十名大明帝國的農業學家和化學家正在和年輕的皇帝說著他們新的成就——B型合成氮肥。

 “陛下,1號試驗田內的大豆長勢良好,2號試驗田內的玉米更是豐收,這由潘冠霖先生研究的B型合成氮肥符合農用標準,並且效果非常的好,這簡直就是農業上的一大進步,是里程碑式的意義。”

 在南方農科院擔任院長的宋雄對於B型合成氮肥的效果讚不絕口,而研究這新型合成氮肥的潘冠霖先生更是大明帝國傑出的青年人才。

 在建武39年也就是1809年,在遼東金州理工大學上學的潘冠霖便和同學在實驗內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工固氮實驗,產出了氨氣,它包含著農作物必須要的氮元素,這也宣告著大明的農業進入了新的時代,人們將不用再焚燒植物,製成草木灰,或者利用動物的糞便給莊稼增肥。

 潘冠霖的固氮實驗也讓他聲名鵲起,在多家學術雜誌上刊登了他的重要發現,他的名字也出現在了世界化學論壇內,利用氮氣和氫氣進行固氮反應的過程也被稱為潘冠霖反應。

 在建武41年他便修完了四年的本科,跟著大明帝國首席化學家——戴恩瀾進行科研工作,並和同組的好友——候致本搞出了一個新型制鹼法(潘候制鹼法),為大明的化工產業添磚加瓦。

 經過大明內戰後,他也跟著導師歸順了新的朝廷,並且給國防軍研究了一項新式武器——毒氣彈,不過他為國防軍研究的毒氣彈的行為也讓他背上了屠夫的罵名,但是大明的百姓仍是非常感激他,因為他們研究組的成員為大明糧食的增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糧食增產30%?你沒有逗我吧?”

 朱銘軒看著他們的實驗數據有些吃驚的問道,糧食增產30%是什麼概念?如今大明在冊的耕地有24億畝,就已經養活了5.8億人(每年出生人口2800萬),糧食增產30%這就意味著大明的人口最大限度也將會增加20-30%。

 如果日後雜交水稻技術和轉基因編輯技術成熟,大明帝國的糧食產量更是會翻倍。

 在如今這個大爭之世可沒有什麼機器人和Ai,人口的優勢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視,大明帝國能有這麼大的體量全靠人口優勢。

 在帝國進行20%的戰爭動員後,大明帝國的軍隊就擴充到了640萬人,工人的數量也增加到了1400萬(奴隸不算),這還不算小型家庭手工業者。

 只要糧食能養活更多的人,大明帝國遲早能成為超級帝國。

 “陛下,這項數據是真的,這種合成氮肥的效果難以言表,我是建議我們大明帝國的百姓都用上這個化肥。”

 27歲的潘冠霖扶了扶眼鏡,十分自信的說道,對於自己的科研成果,他還是非常自豪的。

 “青年才俊啊!你的成果就是大明百姓的福音,糧食增產是千百年來黎民百姓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