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先生的貓 作品

第4章 目標(第2頁)

 “是,大人,我明白。”老錢頭點頭道。

 “咱們弄回來多少馬?”李剛轉頭問道。

 “回大人,抓回了十四匹馬,有一匹馬腿受了傷,另外的十三匹身上有輕傷,但是都能用。”老錢頭有些遺憾的說道:“其餘的都跑散了,我也不敢到遠處去尋。”

 “抓緊準備,咱們吃完就走。”李剛面容嚴肅的說道:“馬要是認路跑回去,韃子可能比想象中來的要快。”

 李剛準備撤了,死守就是死路一條,只有動起來才能打,要在運動戰中尋機殲滅敵人。

 烽火堡中的所有人都在忙碌著。

 打包行李,準備乾糧,女人則在招呼自己的孩子吃飯,這頓吃完下一頓不一定什麼時候吃了,她們都希望孩子多吃一點。

 吃過飯之後,李剛把所有男人都召集到了一起。

 加上六個被俘的人,現在李恆身邊總共有十一個人了,按照大明朝的規制,他這個小旗算是滿編了。

 “我安排一下,”李剛掃過眾人說道:“老錢頭,你帶著張釗和女人孩子一起走,帶著那匹老馬,還有騾子和驢,不要暴露自己軍戶的身份,裝成難民明白嗎?”

 老錢頭笑著點頭說道:“大人放心,我明白。”

 現在只是發現了韃子的斥候,還沒有發現大隊人馬,他們這些人現在撤屬於逃兵,被人知道了,不會有好下場的。

 最早設立堡墩的制度是為了作戰,一旦有人來犯,可以提前預警。

 大軍隨時出動,各堡壘之間互相連接,可以甕中捉鱉。隨著時間的推移,邊關越來越荒廢,軍隊的戰力越來越低下,領兵將領根本不敢出城作戰,堡壘的功能就只剩下傳遞信號了。

 城池得到消息之後,立馬會封閉大門,然後嚴防死守,美其名曰:堅壁清野。實際上就是縱容韃子搶掠,反正城池不被攻下就行。

 韃子也不會攻城,搶夠了他們自己就走了。

 等到韃子撤退的時候,大軍在追上去做出擊退了的架勢,回頭向朝廷報告達子來犯,我軍將其擊退,順便請個功,報點損失,讓朝廷給銀子。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沒有人願意守堡的原因。

 “路上不要露財,”李剛再次囑咐道:“騾子和驢也要看護好,如果有人要徵用就給他們,安安穩穩的去宣府,千萬不要因小失大,明白嗎?”

 “大人放心,”老錢頭點頭道:“我絕對把他們安安穩穩的送到。”

 “好,你去吧!”李剛用力的點了點頭說道。

 老錢頭和張釗離開之後,李剛掃過剩下的人,面容嚴肅的說道:“現在你們所有人都要聽我的指揮,我要帶你們博一個前程,敢不敢?”

 “大人,我們的命都是你救的,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韓正點了點頭,大聲的說道。

 “好!”李剛笑著說道:“送走了她們之後,咱們好好的幹一票。”

 龍城,李恆出租屋。

 一上午李恆都坐立不安,約好了早上和自己通電話,給自己送一些東西過來,讓自己能夠拿去賣錢。

 上午過去了,老爹都沒有給自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