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348章 天下勤王

第348章 天下勤王

多爾袞攻入青山口後,迅速做出了作戰部署,連續發佈了一系列命令。

豪格隨即率兵一萬繞道攻下薊州鎮城,守將洪日升經過奮戰之後,壯烈殉國。

阿巴泰率兵四千向東猛攻遷安城,遷安守將京營參將王之富見敵軍勢大,不顧全城百姓的安危,直接帶領親兵三百人撤往永平府城,遷安隨即陷落。

多爾袞緊接著以葉臣和瓜爾佳圖賴為主將,率領精兵7000人一路向西追擊從薊州鎮城潰敗的明軍,殺向了遵化城。

遵化城守將遊擊王武緯倒是一個敢戰的漢子,一面派人通報給通州的吳阿衡,一面率領大軍出城列陣,嚴陣以待。

只是陣勢剛剛列好,圖賴帶著飛馳的鐵騎就殺到了,明軍被敵軍的氣勢嚇到了,紛紛向後方撤去。王武緯無論如何呵斥,都制止不住。

無奈之下,王武緯只得率領少量親兵殺出重圍,倉皇向通州城方向撤退。

葉臣則是率領三千清軍尾隨其後,一路上無論是薊州州城(州城與鎮城不在一個地方),還是鎮朔衛城,竟然都是不戰而降。

葉臣得以順利的在三河縣追上王武緯,王武緯不得已之下,退往三河縣城內進行堅守,葉臣隨後切斷了三河縣與通州之間的聯絡。

與此同時,杜度繼續率兵遊弋在京師城外,右翼軍主力三萬人馬,則在尼堪的率領下,直接向東逼近了通州城。

巴布泰和喀爾濟赫先是率軍在鄭村壩擊敗大明總兵魯宗文的大軍,漢將孔有德率兵攻下高麗莊和張家灣,徹底截斷通州城和京師之間的聯繫。耿仲明所部則向南攻下通州南面的漷縣和香河兩城,使得通州北、西、南三面被圍。

關鍵時刻,多爾袞又命令豪格率領主力三萬人繞過三河城,攻下泥窪鋪和夏店鋪,徹底將通州城完全包圍。

多爾袞經過與嶽託商議後,以尼堪為通州前線總指揮,指揮各路清軍對通州的明軍發動了空前絕後的進攻。

對於誓死不降的三河城,多爾袞則下令尚可喜率領張存仁、劉天祿對三河城發動進攻,限定三日內攻破。

尚可喜對於大明的戰績一向非常出色,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三河城,遊擊王武緯寧死不降,在巷戰中陣亡。

出於震懾人心的想法,尚可喜等三部人馬對三河縣進行了血腥大屠殺,除了青壯男女外,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嬰兒都免不了捱上一刀。

三河陷落後,清軍立刻發動了對通州的全面進攻。

至此京師城內的崇禎皇帝和他的內閣大臣們才開始徹底慌了起來,通州不光是北方的錢糧集散地,更是京師的重要補給地,失去了通州就意味著京師很可能會失去補給,對於一座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來說,無疑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於是乎,大明中央朝廷做出決定,向全國各地發出了天下勤王的詔書。

崇禎皇帝看著下面大臣的彙報,覺得還是有些不放心,又下了一道詔書,派出太監鄭希詔前往通州城,充任吳阿衡的監軍,加強對明軍的監視和控制,務必要確保通州的軍民要戰鬥到底。

對於天下勤王的詔書的傳播,山西、陝西、山東、河南、南直隸、湖廣首當其衝,朝廷尤其點名讓洪承疇率領“洪軍”、陝西巡撫孫傳庭率領新秦軍飛速來援。

對於突然派遣太監鄭希詔去吳阿衡軍中監軍,令吳阿衡心中不開心,沒有人喜歡被懷疑的感覺,況且自己還是一直在毫無保留地盡全力奮戰,幾天來打退了清軍數十次的輪番進攻。

可以說朝廷派遣監軍這個問題,時機選的非常不合適。

更為不合適的是,難道就沒有人懷疑?為何清軍重重圍困之下,鄭希詔能夠率領少數的錦衣衛就能衝破清軍的防線?

沒有證據表明鄭希詔此時已經降清,但是根據原有的歷史,鄭希詔因為通敵於崇禎十二年被誅殺。

歷史撲朔迷離,只能管中窺豹。

這是後話,暫且休提。

與此同時,兵部連下數道命令催促盧象升儘快趕來京師勤王。

盧象升接到旨意後也是非常擔憂,一來自己是丁憂之身,領軍出戰恐怕有不祥之兆;二來朝廷的要求實在是過於倉促,因為無論是宣府、大同還是山西鎮出兵,都涉及到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將分散駐紮的兵馬聚集到一起,安家費用的籌集和發放、糧餉的籌集和發放、武器裝備的補充和加強、情報的蒐集和分析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時間的。

可是朝廷似乎如同快要拉肚子的人急著找茅房一樣,連續不斷地派出使臣持續性催促。

九月底,大明朝廷正式發出詔命:正式任命宣大總督盧象升為天下援兵兵馬統帥,以內官高起潛為監軍,統領尚在關內的關寧軍、尚在路上的大同軍、宣府軍和山西鎮軍等,進京勤王。

這就由不得盧象升自己的想法了,只能貿然帶著準備嚴重不充分的總督標營中營副總兵李重鎮、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率領人馬立刻出兵延慶州,明軍前鋒在昌平州城外的天壽山與碩託所部相遇,雙方立刻發生了大戰。

由於清軍士氣正盛,戰鬥力因而爆表;反觀明軍則是行色匆匆,將士們出征連安家銀子都沒有落到,後勤補給更是少的可憐,本來士氣就不高,完全憑著盧象升個人超高的個人魅力,才勉強參戰。

但是即使如此,明軍楊國柱部和李重鎮部也給與碩託所部重創,得到碩託求救稟報的嶽託,緊急下令自己的十一叔巴布海和十三叔賴慕布分出精兵一萬前往支援碩託,繼續執行攔截任務。

可是神勇的盧象升令王樸率兵護住後路,帶領李重鎮和楊國柱二將,衝破碩託的阻擊後,再次直面士氣正旺的巴布海和賴慕布兩軍,只是這兩位公子哥,作為努爾哈赤的兒子,很明顯是屬於非常弱雞的那一種。

巴布海和賴慕布面對著迅猛衝殺過來的盧象升軍,雖然也是勇敢地迎上去,但是雙方剛一交戰,整個軍隊大陣就被盧象升帶兵直接沖垮,巴布海帶殘兵退往昌平州方向,賴慕布帶兵則退向了順義城。

盧象升帶領的大軍則是連續攻破清軍的虹橋、小榆河、大榆河陣地,最終到達京師西北的清河店,打通了清河店與京師之間的聯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