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50章 新 路(第2頁)

 顧國棟就是之前去沈家報信的那名船長,估計也是因為舉報了自家船隊的領頭船老大,導致內部混不下去了,這才另謀出路。

 張可道大喜過望,連忙道“沈公子行事無可挑剔,多謝理解和支持。只是怎麼能還讓沈家繼續出錢,四條船的船員待遇全部按照以前一樣,由吾家來付。而且張家保證,船隊絕對不過海州以南。”

 張可道表態張家無意與沈家競爭,其實後世常言道“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就是說明海軍建立的艱難。現階段就是海船的打造費時費力,經驗豐富的船員更是難得。一個後起之秀,哪裡那麼容易可以趕上人家幾十年的積累?當然像鄭芝龍那樣兼併他家的例外。

 會後雙方會餐,其樂融融。

 幾乎同時,官軍的劉澤清大營之中也是熱鬧非凡。此時不光是為兩個新收的下屬接風,同時還為這段時間獲得的一系列戰功慶賀。

 雖然還沒有完全剿滅叛軍,但是官軍方面幾乎出奇的一致認為叛軍那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了。

 督師山東巡撫朱大典已經上奏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要求東江鎮再次派出水師攻擊叛軍的水軍力量,然後徹底封鎖住登州外海,讓叛軍徹底成為甕中之鱉。此時對於登州城破,叛軍授首,大明朝廷從上到下都是一致認為是必然之事,沒有人會想東江鎮能不能攔住叛軍這個問題。

 劉澤清端坐大營主座上,旁邊是他的軍中袍澤陳洪範。

 陳洪範作為昌平實授總兵官,劉澤清是以副將銜領山東團練義勇總兵,表面上看陳洪範要比劉澤清高一個級別,東線領軍大將也是陳洪範,可是陳洪範是一點架子都不敢再拿了。

 劉澤清這次擁有從後方截殺孔有德大軍和斬殺李九成的兩件大功,那以後升官發財定是必然之事。

 陳洪範是遼西人,與高鴻中友善,經歷特別廣,從遼東戰場、到陝西、到南京、到浙江再到昌平,祖國的大江南北可讓他走遍了。他在任陝西行都司掌印期間還曾經救過後面一位叱吒風雲的大拿---張獻忠。

 未曾見他多麼勇猛,立過多少功勞,但是偏偏從天啟年間以來官位節節升高。這同他特別擅長察言觀色有很大關係。

 所以這才不請自來,還帶著大量的禮物,就是想結交這位大明軍方的後起之秀。

 劉澤清經歷更是傳奇,家奴出身,從低級軍官一步步爬起來,虛歲三十歲就已經坐到了副將軍銜領義勇總兵官的位置,這升遷速度恐怕只有更年輕的吳三桂具有可比性。可是吳三桂人家有個好爹,目前也只是遊擊軍銜,劉澤清那是完全憑藉自己的將才一步步用血汗積累到這個位置上來的。

 劉澤清此時的實力已經不容小覷,雖然士兵數量不多,但是那都是挑選下來的精銳,多為百戰之兵,將領更是人才濟濟。

 只見兩邊坐著劉澤清大哥劉潤清,負責後勤;劉澤清三弟劉源清為副總兵,作戰勇敢,立功無數,本次報功以後估計很快就要升遷了。劉家三兄弟同在軍中效力。

 新近投順的將領參將李躍龍和都司李宏義坐在劉源清以下,其餘劉部將領還有劉潤清的兒子年僅17歲的劉之幹;參將馬化豹;遊擊銜張士儀、王遵坦、李化鯨和鄭隆芳;都司銜姚文昌;守備銜虞紹勳、劉可成和阮應兆等。

 另外還有大明前任大學士劉鴻訓的的兩個兒子:劉孔中和劉孔和也同樣在座。

 此時的劉澤清還有一腔報國之情,對於手下也是恩賞有加,因此下屬作戰勇敢拼命,猛將如雲。

 “諸位,大家端起酒杯,歡迎陳總帥的到來,飲甚”劉澤清大笑道。

 眾人紛紛跟著“飲甚”。

 陳洪範趕緊舉杯回禮。

 “這個第二杯讓咱們一起致敬新近加入的兩位李將軍,第一位相信大家都認識過了,李躍龍李參將,李參將在擊敗孔有德十萬大軍時立有大功;另一位是李宏義李都司,此人獻上李九成之首,也是功莫大焉。接下來,大家都要多喝幾杯。舉杯同飲”劉澤清繼續介紹道。

 李躍龍和李宏義兩人連忙站起來一一致敬。

 接著大家互相敬酒,舉杯換盞,好不熱鬧。

 只是陳洪範突然來了一句“賢弟啊,只是光喝酒好像少了點什麼味道啊”。陳洪範年近半百了,比劉澤清大多了,此時以賢弟稱呼劉澤清,主要想裝的親切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