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 作品

第100章 又多了一重身份(第2頁)

 周冬凜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普萊斯團長想錯了,我在意的並不是酬勞的多少,我是個中國人,這裡是中國的土地,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家,我與你們的關係也不是僱傭關係,我希望我們是在平等友善、互相尊重的情況下進行合作。”

 普萊斯點了點頭:

 “很好,伊森先生是一個堅定的愛國者,我們美國人最喜歡和這樣的人合作。”:

 說著還朝李國豪瞟了一眼,李國豪直視牆上的酒架面無表情。

 周冬凜站起身說道:

 “普萊斯團長,那今天就這樣?”

 普萊斯站起身走向周冬凜伸出右手,兩人握在一起:

 “伊森先生,你之後有什麼情報直接和丹聯繫,丹,送伊森先生下樓。”

 李國豪起身走到門口打開房門站在門外,周冬凜向普萊斯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房間。

 李國豪將房門拉上。

 走到樓梯口後,李國豪用中文忿忿的說道:

 “這幫洋鬼子天生自覺高人一等,50美元,真有臉說的出來,他自己一個月300美元加200美元公費,拿50美元打發叫花子那。”

 周冬凜拍了拍李國豪的肩:

 “我那時在英國留學,對英國人的傲慢與偏見深有體會,你們在那裡要生活,需要忍受的不公只會更多,沒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外日子都不會好過,不過我相信一切都會好的,我們中國遲早會以一個強大的身軀屹立於世界,任誰也撼動不了。”

 李國豪面色凝重的看向周冬凜,鄭重的點了點頭。

 ......

 1939年3月15日 星期三

 上午九點多,黃媽挎著一個籃子在巨籟達路(今鉅鹿路)上的馬路菜場買菜。

 上海早期居民買菜都是在近郊農民或攤販每天清晨在集市上設的攤。

 也有沿街叫賣的商販以及街面上的肉鋪、蛋鋪、雞鴨魚行。

 最早的菜場是1864年英法兩國商人聯合在洋涇浜(今寧海東路東端一帶)空地上搭的大棚,命名為【中央菜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