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245章 難上加難(第2頁)

 “這李若星為官如何?”朱由檢問道。

 吏部尚書楊景辰再次起身,“陛下,李若星原為河西巡撫,在任期間,籌措糧餉,訓練士卒,頗有建樹,後在河道總督任上,也是建樹頗多。”

 朱由檢點了點頭,“那就依張閣老所言。”

 “劉愛卿,你赴山東,主持河道事宜,工兵,你還是都帶走。”

 “李若星,下旨奪情,加工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啟復為河道總督,主持河南河道事宜。”

 “陛下聖明。”

 待劉榮嗣走後,朱由檢將目光盯在了戶部尚書畢自嚴身上。

 “畢尚書,黃河無情,河南、山東兩省數十萬百姓受災,這賑災工作,不容易啊。”

 “這千斤的重擔,可就壓在你戶部的肩膀上了。”

 畢自嚴當即起身離座,“陛下,賑災,是戶部的職責,自當責無旁貸。”

 “只是,戶部確實有難處。”

 “戶部所積累的糧草,除了運到陝西賑災的,就是運往遼東當做軍糧的。幸得大同的戰事順利,糧草消耗的比預計的要少,這才讓戶部喘了口氣。”

 “如今,山東、河南兩省數十萬百姓受災,這麼多的災民,每天消耗的糧草是天文數字,戶部,確實力有未逮。”

 朱由檢直接一甩衣袖,“這朕不管。”

 “戶部尚書是你畢自嚴,你總得拿出個章程來吧。”

 “陛下,數十萬災民,非同小可,為今之計,只得先由戶部向山東、河南兩省調糧,先穩住災民,再由江蘇、安徽、湖廣等地,官府出面從民間買糧,繼而北上運至兩省賑災。”

 “至於究竟需要多少糧草,臣只能說是,多多益善。”

 “只是這樣一來,數十萬災民倒可以先穩住,遼東那面的軍糧,臣就無法保障了。”

 朱由檢苦笑兩聲,“拆東牆,補西牆,畢尚書,好算盤呀。”

 畢自嚴一撩官袍,跪倒在地,“回稟陛下,臣這不是在拆東牆補西牆,而是我大明朝如今是四面漏風,只能是哪面風大,先顧哪面了。”

 說著,畢自嚴以頭搶地,沉默不言。

 郭允厚原來是戶部尚書,如今入了閣,還是分管戶部,遇到這種事,他自然是無法置身事外的。

 “陛下,陝西連年乾旱,每年都需要朝廷調撥大量糧草賑災,據三邊總督孫傳庭的奏報,陝西今年恐怕又是乾旱,倘若不是朝廷有數萬大軍坐鎮陝西,西北之地,恐怕早已遍地狼煙了。”

 “遼東那面,從去年入了秋就開始動兵,如今已然入了夏了。且連戰連勝,戰績已足夠耀眼。”

 “我大明朝天災不斷,西北連年乾旱,北方各省也屢有災情,西南各省因奢安亂賊作亂多年,元氣大傷,近者雲南又起刀兵,如今我大明朝全靠東南省份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