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再見上官雅

就算銘獻帝想來一個坐山觀虎鬥,想要看大齊與庭前燕兩敗俱傷。

但是庭前燕背後之人策劃這麼多年,這些問題肯定也思考到了。

更何況,一旦大齊滅亡。

庭前燕的人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保不齊到時候庭前燕之人會捲土重來,再次集結大量流民,以此來攻打大吳也說不定。

唇亡齒寒的道理,想來銘獻帝還是懂的。

旋即,慶言的思緒重新回到了眼前。

慶言深吸了口氣。

“現在我們能做的,只有這麼多。”慶言開口,補充了一句:“我剛才說的這些話,你送回京都的時候,也給王千書送去一份,到時候他知道該怎麼做。”

聽到慶言的交代,伍優鄭重的點頭後便與慶言道別分開了。

而就在和伍優分開之後,慶言便馬不停蹄的朝著自己在內城的宅子趕去。

當慶言回到宅子之時,單清嬋正坐在廳中桌前。

而她身旁正坐一位臉型瘦小,面容憔悴的美人。慶言雙眼一眯,就確定對方正是上官雅。

看著對方這副模樣,慶言心中倍感心疼。

快步走到桌前,慶言伸手摸了摸上官雅嬌俏的小臉,眼神之中盡是心疼之色。

“你瘦了,也變的憔悴了。”

此時的上官雅,已經沒有往日花魁娘子的清冷恬靜模樣。

此時的上官雅,已經梳起婦人髮髻,衣著也變的內斂許多,儘量收起自己俏麗的姿容。

當上官雅看到慶言從遠處走來的時候,堅強的上官雅的視線就漸漸模糊起來。

上官雅經歷過諸多變故,心性也比其他女子要強大許多。

可當她看到慶言的時候,聽到慶言的那句話後,再也繃住情緒了。

眼淚從眼眶裡奪眶而出。

慶言也不避諱,當著單清嬋的面,摟著上官雅,輕拍著她的後背,輕聲安慰著。

而單清嬋則充分展現了身為大房的格局,只是靜靜的看著兩人。

……

片刻之後,上官雅止住哭聲,俏臉微紅的和慶言分開。

“和我說說,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慶言握住上官雅的小手,關切問道。

聽到慶言的問題,上官雅整理了下思緒,開口道。

“起先我與你約定的那般,在你離京之後,我便替自己贖身了,正如你所預料的那般,我也被人盯上了。”

“你臨走前與我說過,如果碰到了問題,可以去找王千書求助,最終我在他的幫助下才順利贖身,但是我卻還是被人盯上了。”說到這裡,上官雅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恐懼神色。

看著上官雅臉上的懼色,慶言的臉上也露出一抹陰翳神色。

慶言卻並沒有插嘴,繼續聽上官雅說著。

“在我贖身之後,那王千書來找過一次我,他出手幫我殺死了那些在暗中監視我的人,我在他的安排下逃離,這才逃離了京都。”

聽到上官雅的講述,慶言這才開口問詢道。

“你離開的時候,他有什麼東西讓你轉交於我?”

聽到慶言的問題,上官雅搖了搖頭。

“沒有,他為了讓我順利離開京都,在這過程中幫我多次變換著裝,這才讓我順利離開大齊。”

聽到上官雅的話,慶言也是自顧自的點了點頭。

正如上官雅所說,讓上官帶東西給自己,等於置她於死地,能夠讓她平安離開大齊已經殊不容易。

就在這時,上官雅再次開口道。

“雖然我順利離開了京都,我便跟隨行商隊伍趕往京都,可當我剛踏入大吳溪寧郡的主城縱雲城之時,我便感覺自己好似被人盯上了。”

說到這裡,上官的臉上浮現一抹後怕神色。

聽到這裡,慶言陷入沉思之中。

按理來說,如果是懷真帝為了防止我有叛國之舉,他應該會讓人監視與自己親近之人,比如說乾爹一家子,亦或者白清弈、林碑的妻小。

以此來讓我投鼠忌器。

但是,我和上官雅的關係我並沒有聲張。

就算當初自己和對方有過接觸,但是和慶言有過接觸的花魁也有不少,對方為何如此關注上官雅。

更何況,按照上官雅所說。

在王千書的幫助下,那些暗中盯著她的眼線已經拔除了,她也順利離開京都去到了塞北郡主城,胡那城。

如果說,當初上官雅並沒有甩掉那些尾巴的話,那他們應該會在大齊境內就會把上官雅截獲,而不會任由她到了大吳。

而當上官雅剛到達大吳的時候,立馬就被人盯上了。

以至於要上官雅通過沖撞使團隊伍,來求得一線生機。

很快,慶言從中醒悟過來。

兩國邊境,如果想要同行不僅需要路引,還需洗去臉上汙漬,還會有專門的人摸臉還確認是否有人易容偽裝。

正因如此,上官雅到達胡那城的時候就被人認出。

也就是說,塞北郡也有庭前燕的人存在,這才導致上官雅再次被盯上!

如此想著的時候,慶言再次進入奇脈狀態。

兩女看到慶言進入思考狀態,不再過多言語而是靜靜看著慶言思考。

……

而此時,慶言的意識出現在自己的腦海中。

就在這時,慶言儲戒中一個腰牌模樣的東西從中飛了出來,象徵著錦衣衛的圖騰,如同活過來了一般,從他的十夫長腰牌之中飛了出來。

而就在慶言靜靜看著眼前這一幕的時候,他脖頸上繫著的小葫蘆也從他的脖子上飛了出去。

隨即,小葫蘆從中裂開。

一隻帶著長長的尾羽,展翅翱翔的紫燕從裡面飛了出來,赫然就是象徵著庭前燕圖騰的紫燕。

……

而就在這時,兩個圖騰迅速變幻著。

旋即,化作兩個人影,出現在慶言的識海中。

一人,是代表錦衣衛無上權利之人,曾經想極力培養自己,如今已經反目之人,錦衣衛指揮使蘇檀。

另外一人,則代表另外一個視自己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庭前燕首領,戴著面具的神秘人。

看著自己識海中的兩個人影,慶言閉上雙眼,思緒快速活躍起來,開始思索起整件事的原委。

之前慶言的思維進入了一個誤區。

自從自己被懷真帝派往大吳之後,在他的的下意識中,他便把懷真帝放在了對立面。

在他的眼中,懷真帝就是他的敵人。

如果慶言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也不能怪懷真帝如此對他。

畢竟,他是君王。

君王,以社稷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