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醍醐灌頂(第3頁)

 對於智能核心來說,現在的硅基計算機體系實在是太落後了,其由複雜電子線路組成的芯片、相比較而言超遠的電子間行程、材料性質的差異、電子傳輸過程中的損耗,都嚴重影響了計算機的性能和功耗。

 而基礎科技的短板又直接決定了計算機技術的上限,別說王爍了,就算把人影放在這裡,他也無法在一個硅晶組成的傳統計算機系統裡面創造出一個完全自主的智能程序。

 王爍現在所能做的,也僅僅是利用自己還在完善中的新型代碼不斷壓榨硅基計算機的極限,然後再利用硬件的不斷堆疊計算機性能,使其支撐零達到無限接近真正人工智能的水準。

 其實在王爍看來,零的出現,其上限其實已經達到了傳統硅基電子計算機的極限,而且這還只是初級的智能核心。

 硅基電子計算機從誕生起,它的結構就註定了不可能在這個平臺上產生真正的智能,只能是無限於接近智能的偽智能程序。

 雖然和智能程序很接近了,但假的終究是假的。

 再往上,就不是古老的硅基電子計算機所能承載的了,人類發展史上發展最快的科技,也是最大的功臣,終將迎來最輝煌的謝幕。

 這個時間,有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

 “下一代計算機啊。”王爍突然對下一代計算機的能力和結構充滿了好奇,不用想,這又是眼高手低症犯了,但是,即便現在自己還做不出來下一代計算機,但起碼也能瞭解瞭解過過癮不是?

 而且要是真的給零換上新一代計算機載體,那零的性能該變態道什麼程度?似乎……很值得期待啊。

 但這裡面有一個問題。

 下一代計算機的理論和製造方式,無疑是很有價值的,只是,如果單純的為了觀賞的話,這個價值到底值不值得王爍冒險進行醍醐大貫頂獲取數據?

 按照王爍的推算,如果設計下一代計算機的數據量,或者王爍胡思亂想沒有控制住瞬時傳輸量導致超過了大腦宕機,他極就有可能變成一個白痴,或者連變成白痴的機會都沒有。

 王爍看著眼前的屏幕,咬著牙有些猶豫。

 “幹了!”

 思慮再三,王爍決定拼死一搏,要是連這點風險都不敢冒,他以後還能做什麼事情?

 而且只要自己及時切斷傳輸,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零,記錄當前時間。如果超過二十四……不,三十六個小時我還沒有清醒,就撥打120,告知我昏迷的狀況及地址,讓他們把我拉走。”

 “備忘錄已更新,先生。”

 交代好了後事,王爍給自己倒了一杯水放在沙發扶手旁,然後找了個舒服的姿勢躺在沙發上,輕輕閉上眼睛。

 醍醐灌頂,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