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四面包圍(第2頁)

 因此,才有了這一路行軍的順風順水,這都是匈奴人故意為之,目的,便是誘敵深入。

 此刻,燕錦書心中還是心有餘悸,幸好自己臨機決斷,果斷率軍南下,要不然,被後方包抄過來的這支匈奴軍隊拿下的馬嶺城,那自己就真的會被夾擊在方渠和馬嶺之間。

 到那時,才是真正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

 “這支匈奴軍隊拿下馬嶺了嗎?”燕錦書問道。

 “還沒有,正在快馬加鞭,往馬嶺方向趕。”

 “還沒有就好,他們這是要斷我們生路啊,要是馬嶺丟了,我們就真的完了,只要馬嶺還在,我們至少還能有屏障,還有一座城池阻擋一下,再者,馬嶺聯通方渠,彭陽,鬱郅,回師馬嶺,我們至少還有一線生機。”

 “來人,傳令全軍,要快,再快,務必要趕在匈奴人之前回到馬嶺城。”

 “是!”

 ......

 另一側,彭陽西面,臨涇城。

 扶蘇兵馬已經全部整頓完畢,加上公子晨帶來的七千人馬,扶蘇手上也有一萬五千人,此刻,大秦騎軍的三支隊伍,因為戰場形勢的變化,並沒有按照原先的計劃行事,反而都在各自相離不遠的城池之中。

 只不過,他們的之間,卻是大批匈奴軍隊的堵截,彼此之間,互不清楚位置,扶蘇率一萬五千人在臨涇,王賁率一萬五千人在義渠,燕錦書率一萬兩千人在馬嶺,這之間,交雜這匈奴人的九萬軍隊。

 明明彼此相近,卻毫無所知,但是,各軍作戰,全靠主將的猜測和有限的情報,只要一地打響,就要看這三位之間的默契如何了。

 這是大秦騎軍獲皇帝下詔,獨立成軍以來的第一戰,面對接近兩倍之敵,大秦騎軍三位主將,將要面對極大的考驗。

 而此時,大秦北方軍團十萬先鋒士卒,在辛勝的率領下,已經越過了泥陽,始皇帝和蒙恬,跟隨北方軍團二十萬中軍,已經在向泥陽靠近,隨著戰局的拖延,勝利的天平已經緩緩向著大秦的方向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