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人 作品

第316章 牛棚裡的趙秀芹父母(第2頁)

 “人心都是肉長的”。

 “水至清則無魚”。

 。。。。。。

 這些都是過去經常聽到的,今天一下子被老村長給激發而出。

 才真正明白什麼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只有親自去接觸,體驗苦痛,才能明白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他突然想起後世一個東北哥們說過的話:你學歷高,只能代表你是個有知識的人,不代表你是有智慧的人。

 李元感慨一番,連村長離開也沒有注意,不知多久,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李元留下字條,早早騎車離開。

 路上的時候,豬肉已經收入空間。

 回家,給老丈人送了十斤野豬肉,算是年貨。

 接下來分別給街道王主任和鄭霞各送了5斤,讓他們今年過的豐盛一些。

 至於宋叔,反正每年都會跟著他過,平時也不缺他的零嘴,只帶去了1斤豬肉。

 在收購站又待了幾天,所有的醫書都熟記於胸,可惜一直沒有觸發醫學技能。

 週末,當知道趙秀芹父母被下放後,隔了3天,李元再次來到呂家坡村。

 這次,李元準備了兩瓶二鍋頭,一包滷肉。

 沒有他人,只有呂村長作陪。

 當一瓶酒見底,呂村長說起一件好笑的事。

 “前幾天,上面送下來一對反動派夫婦,看起來都是有學問的人。

 這幾天被關在牛棚,正被幾個小紅兵批鬥。

 他們也算是厲害人物,既不反抗,也不求饒。

 不過飢寒交迫下,這樣下去,估計也熬不過這個冬天”。

 “嘿嘿,有這事,這種反動派就應該被打倒,死了活該。

 走,老哥,帶我去看看,讓小弟也見識一下反動派的嘴臉”。

 李元義憤填膺,看起來想去踢上一腳。

 老村長一聽,正好顯擺,起身帶頭走去。

 在村子的西南角,有著大隊的養牛場,除了幾個土石堆砌的棚子,四周就是用原木圍起來的柵欄。

 就是那幾個棚子也是四面透風。

 二人來到牛棚前,就看到兩個老人被20多個小年輕批鬥,周邊是看熱鬧的老孃兒們。

 短短几日,趙秀芹父母便老了不少,渾身髒兮兮,頭髮蓬亂,衣服上多出不少破洞。

 兩人都是被五花大綁,胸口掛著“走資派”、“反動派”的木牌子。

 一個穿著軍裝的半大小子,正在慷慨陳詞,痛批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