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啊吹 作品

第3章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②

第二天,也就是11月8日農曆十月初七,立冬。早上八點出頭。窩在被窩裡還沒起床的劉一鳴正在夢裡回憶過往的種種。就聽見院門被推開的聲音,“親家,咋還能把娃頭給摔破麼。”一聲帶著抱怨的陝北腔方言從一位高大魁梧長著絡腮鬍的老人嘴裡發出。劉一鳴呼的一下從床上爬起來,“外公!奶奶快給我穿衣服,我要起床”小一鳴鑽出被窩大聲的喊著。作為兩家目前唯一的孫子和外孫,小一鳴那是備受寵愛,由於媽媽董珍是在醫院工作,一歲出頭她上班後給劉一鳴斷奶的時候就是送到了外公外婆家裡待了一個多月。據說後來劉大江和董珍在劉一鳴斷奶後去接他,小一鳴竟然都不認識他們倆了。

 “董哥,外面冷,趕緊進來烤烤火。昨天小鳴生日,他爸媽中午帶他買新衣服回來,小傢伙高興往家跑沒注意地上雪滑給摔倒磕到頭了,口子不大縫了兩針沒事了都。”爺爺在外面回應著親家老董的質問,滿臉的不好意思。

 “還不是小珍給孩子買的鞋子大”聽著外面說話,正給一鳴穿衣服的奶奶輕聲的嘟囔了一句。果然每個當媽的心裡都向著自己的兒子。

 “昨天隔壁羊娃他爹在鎮上看病,晚上回家就給我說是看見咱孫子頭破了在醫院縫針。我這也不知道具體情況,一大早就趕過來看看。沒大事就好”外公進了門和爺爺繼續交談著。

 這時候小一鳴已經穿好了衣服從房裡跑到了客廳,看著剛脫下大棉帽子的外公,穿著軍綠色的大衣,還挎著一個碎布料縫製的大包,腳下磴著一雙黃色的羊毛靴子,鞋底周圍還能看到一圈雪漬。由於是逆光並不能仔細看到面部表情,但是從挺拔的身形和中氣十足的聲音中能感覺到滿滿的活力。(活力這個詞按說不該出現在一位六十歲老人的身上,但是感覺只有這兩個字能形象的表達出當時新中國大批農民的精氣神)

 “董哥,這大早的你怎麼從沙營過來的”爺爺一邊給外公倒熱水一邊提出了疑問。

 86年可不像現在交通這麼發達,從柳鄉鎮到沙營的路有一大半都算是田間小路,還有五六里路是黃河大渠的堤壩,前幾天下了大雪,這一路肯定滿是積雪,現在階段自行車都沒有普及,村裡趕路大部分都是馬車或者牛車。

 “昨天知道小鳴出事我和他外婆就一晚上睡不著,四點多他外婆就把我喊醒讓我來看看,太早不好趕車,路上有雪我騎車把式又不行,就走著來的,以前逃荒一千多里地都走過,這點路算啥”外公接了爺爺倒得熱水捧在手裡回覆了一句。

 “來小鳴讓爺看看你頭口子大不大”外公端著水招呼小鳴往跟前去。

 劉一鳴看著眼前健碩的外公,聯想起後世這個時候九十多歲的外公正在病床上和肺癌做著最後的抗爭,眼睛裡不自覺的就騰起了霧氣。自覺地走到了外公跟前。外公一生好煙好酒,活的是一個灑脫不羈,五個子女也孝順,輪流服侍,兩個孫子,三個外孫外帶三個外孫女,也都對老爺子是很好,時不時都會去看望,後來雖然因為工作或者事業的原因天各一方,但是每年過年都會團聚,總有那麼幾天圍繞在老爺子身邊拖兒帶女的讓他享受天倫之樂。過年家人團聚本就是我們幾千年來不變的傳統,結果現在看來都是一件比較奢望的事情,後世的大多數年輕人只會在意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親情。老人們嘴裡給孩子們說著事業為重,路途太遠不用花冤枉的路費錢,但是我們又哪裡能瞭解他們心裡的淒涼和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