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不夜君 作品

第2章 信心滿滿的楊英(第2頁)

 當楊廣提出“開科舉”打開寒門子弟上升通道,從而打破世家門閥對於朝堂的統治。

 這如同後世的上市公司一般,想要稀釋股東手中的股份沒有全體股東的同意是萬萬行不通的。

 而寒門子弟的努力,絕對不是幾代人積累的傳承所能比擬的。

 於是開科舉也就成了流於形式的國策。

 一計不成的楊廣,又生一計。

 將內部矛盾向外部矛盾轉嫁,於是便有了如同過家家般的三打高句麗。

 楊廣就是想利用對外擴張的契機,削弱關隴軍事貴族的實力。

 當然他忽略一點,戰爭削弱關隴軍事貴族實力的同時,也讓國家的民生也變得日漸凋敝。

 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讓億兆百姓對大隋朝失去的信心,各種的野心家和陰謀家如雨後的春筍一般冒出.....

 原本的楊廣已經死去,取而代之的是後世的現代青年楊英重生而來。

 楊英看來,華夏兩千年的封建史中始終就沒有少了門閥和世家的影子。

 權欲是人這種動物永遠無法摒棄的本能!

 雖然受過後世良好教育的現代人楊英沒有了古人對於生命的漠視。

 不得不說對於權欲的嚮往還是本能的存在。

 誰人不想: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就連我們推崇的聖人,周遊列國難道僅僅只是為了傳承他的學說?

 稍稍讀過一些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為了實現他的政治抱負......

 現在的楊英一躍成為掌控天下的九五至尊,但他需要面對的局面並不比開局一隻碗的太祖容易許多。

 現在是大業十二年七月,原本的楊廣為了躲開滿地的義軍,龜縮在江都。

 等到十月,大隋朝唯一一個對楊廣忠心耿耿的將領張須陀戰死,隨即便敲響了大隋朝的喪鐘。

 幾個月後,雖說沒有隋唐演義中說的十八路反王和七十二路煙塵的波瀾壯闊。

 也是各地義軍蜂擁而起,整個中原大地除了幾個比較大的城市,基本都成為了義軍滋生的沃土。

 北方的義軍還不是最要命的,身在江都楊英至少現在身邊還有十萬忠勇驍果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