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書生 作品

第164章 三隻烏鴉(第2頁)

 日本軍校每週會讓學生們上交繪圖作業,有一次石原上交了繪圖作業,教官差點被氣死,看上去就是一個小棒槌,題目是“我的寶貝”!

 對於日本陸軍軍官來說,“軍刀組”是飛黃騰達的代名詞。石原莞爾以軍刀組第二名的身份畢業!

 1920年4月,石原來到中國,用一年多時間考察了中國湖南、四川、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蒐集了很多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有一次他裝扮成扛大包的苦力,生活了大半個月,中途還被國民黨警察扒光了衣服,抄走最後的一個銅板,差點命喪碼頭。

 1879年石原莞爾的偶像軍神福島安正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中國,隨即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繼而又打贏了日俄戰爭。四十年後,石原莞爾又踏上中國國土,將會發生什麼?

 也就是經過這一段考察,石原莞爾得出結論:“當下的中國官是貪官,民是刁民,兵是兵痞。不可合作,只能佔領!”

 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逐漸地形成了他的“三元構想”。

 巧合的是土肥原賢二、河本大作、板垣徵四郎和石原莞爾這四個人均是陸大校友,甚至他們的求學經歷都是一樣的!

 三元構想被其他三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要注意,日本人所說的滿蒙絕不是我們現在的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他們所說的滿蒙幅員很遼闊,不僅包括現在的東北三省,往北還涵蓋外東北直至貝加爾湖、西伯利亞;所謂的蒙,既有內蒙也有外蒙甚至包括烏里雅蘇臺、唐努烏梁海二區。南邊沿長城線一直輻射到熱河、察哈爾,乃至京津!

 蘇聯因為歐洲的壓力,在東北逐步收縮;伸弓子在北平一頓招搖。東北出空子啦!

 天皇態度不明確,內閣無所作為,陸軍部依然在暗地裡搞小動作。關東軍的參謀們卻等不得了!

 找茬兒、搞事兒、製造藉口……

 1930年11月,參謀本部軍事課長永田鐵山到達東北。永田名義上是來視察工作,可暗地裡卻同石原莞爾和板垣徵四郎商議侵佔滿蒙地區及善後工作的詳細計劃。另外,永田還向石原等人透露了軍部與日本政府之間就何時佔領滿蒙地區仍然存在著重大分歧。他認為石原和板垣不應該魯莽行事,從而招來禍事。

 不過永田鐵山嘴上一套,背地一套。他欣然答應了石原要調兩門重炮的請求,並於次年7月份兌現了自己先前的承諾。

 1931年6月日本陸軍成立了“五課長會議”,由陸軍中央五名實權最大的課長組成,一夕會的永田鐵山、岡村寧次和渡久雄赫然在列。因為職務調動,一夕會成員東條英機、磯谷廉介和永田的好友今村均,從8月開始也參加此會,會議也擴大為“七課長會議”。

 1931年6月末,萬寶山事件被日本方面惡意發酵。

 6月27日,中村震太郎失蹤。

 6月底,關東軍參謀部開了一次秘密會議,石原莞爾、坂垣徵四郎、花谷正謀劃決定,在本年9月28號發動事變,佔領瀋陽!

 石原和坂垣為什麼這麼著急?因為他們在關東軍任職都已滿兩年,隨時都有可能調離。一旦調離,就將與這場“不世功勞”失之交臂。

 沒想到,爭取國內輿論的任務很快就因中村事件和萬寶山事件提前完成了。

 板垣徵四郎、石原莞爾、花谷正等人已經預定在9月28日發動事變。之所以選中9月28日,是因為從日本秘密運來的兩門重炮。雖在9月10日安裝完畢,但還要教會臨時炮兵操作技術,因此仍需花費時間。而且割倒高粱後才適於作戰,高粱繁茂就難以發現躲藏的敵人。

 9月5日前後,關東軍要在中國東北發動事變的消息傳播出來,為外界所知,引起了日本駐瀋陽總領事館及日本國內的關注(怎麼傳出去的?)。為此,板垣徵四郎等人大為惱火,板垣徵四郎曾與花谷正氣勢洶洶地去責問日本駐瀋陽總領事林久治郎。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還放風,9月下旬的柳條湖計劃不搞了。

 9月15日晚,板垣徵四郎、石原莞爾、花谷正、三谷清、今田新太郎、川島、菊口、小島、名倉等人再次聚集瀋陽特務機關,先由花谷正宣讀了橋本欣五郎從東京接連發來的三份電報,內稱:“敗露,建川去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