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映滄海 作品

第136章 遺詔(第2頁)

 不但如此,他還要給自己的父親弘德皇帝的廟號再加一個“仁”字。

 這樣一來,又有人不同意了。

 弘德皇帝在位期間政績斐然,但邊疆多戰事,“仁”這個字實在不適合。而且這兩個字一褒一貶,對剛剛去世的嘉熙帝實在太不友好。

 面對兩位大臣的質疑和反對,元祚冷著臉不說話。

 秦雋清出列,開口卻說另一件大事:“大行皇帝已經駕鶴西去,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宸王殿下儘快登基,以新帝的身份操辦大行皇帝的喪禮方為正禮。”

 此言一出,勤政殿裡頓時安靜下來。

 不是在說大行皇帝的廟號麼?怎麼忽然又說新帝登基了?

 幾個大臣面面相覷,正在猶豫之際,兵部尚書曾樑上前兩步,躬身道:“聖人云,百善孝為先。大行皇帝喪葬事宜還沒料理清楚,秦雋清便急著請新帝登基,此舉有違孝道!秦雋清身為禮部尚書,要置宸王殿下於不仁不孝之地,其心可誅!”

 大理寺卿鬱垚立刻反駁:“曾大人這話有失偏頗。沒聽說誰家老子死了,不許兒子繼承家業,只盯著他辦喪禮的。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新帝登基跟孝道並不衝突。大行皇帝的喪禮由新帝主持料理,乃天經地義。”

 “鬱大人既然說老子兒子的話,宸王殿下並非大行皇帝之子,登基之事還要再商榷……”

 秦雋清立刻反駁:“有什麼好商榷的?大行皇帝也並不是弘德皇帝的兒子。若說子承父位,宸王殿下早在四年前就應該登基為帝了。況且,大行皇帝沒有子嗣,膝下只有兩位公主。若帝位不由宸王殿下繼承,還有誰?”

 “此一時彼一時,大行皇帝還有遺腹子……”

 “對呀,韓貴人已經懷了龍種……”

 鬱垚怒聲斥道:“尚不足三個月的胎兒,男女還未可知,便要來繼承大位了?曾大人這是把萬里江山當成兒戲了?”

 元祚看眾人又吵起來,便對身邊的靳春說:“請太傅。”

 “太傅?”曾梁詫異的問:“哪個太傅?”

 靳春沒理會他,徑自出去。

 曾梁扭頭看向秦雋清,秦雋清目不斜視,根本不理他。

 片刻之後,靳春引著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監推著一輛四輪木椅車進了勤政殿。四輪木椅車上坐著一個精瘦精瘦的老人,老人容若枯骨,唯有一雙眼睛閃著熠熠神采。

 “這是……奚太傅和……前任皇城司總督蕭慎?”曾梁詫異地打量著老太監。

 “幾年不見,曾大人眼神還好。居然一下就認出了咱家。”蕭慎朝著曾梁笑了笑,躬身扶著奚惠宬站起來後,兩個人一起給元祚行叩拜大禮。

 元祚忙離座上前,親自扶起奚惠宬。

 奚惠宬從懷裡拿出一卷杏黃色卷軸,雙手送到秦雋清面前,“秦大人是禮部尚書,請您先驗看一下遺詔的真偽。”

 “遺詔?”曾梁登時愣住,“從未聽說大行皇帝臨終前留下遺詔啊!”

 “這遺詔並不是嘉熙帝臨終前所留,而是他登基的時候,在太宗皇帝臨終前,他們兄弟二人一起立下的遺詔。”

 太宗是弘德皇帝的廟號。

 秦雋清雙手接了卷軸,展開後同身邊的鬱垚一同驗看。

 遺詔上明明白白的寫著,不管嘉熙帝有無子嗣,只要元祚腿疾恢復,他駕崩之後皇位都由元祚繼承。

 曾梁看見這份遺詔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作假。

 但是絹帛上四個大印,除了皇帝奉天之寶外,還有天子、承運、受命、制誥四寶璽。

 最末角落處還有嘉熙皇帝的私章。

 這紅彤彤的“元鎔”二字,恰恰說明這遺詔內容是嘉熙帝繼承皇位時曾有的承諾。

 若這都能造假,那恐怕玄朝開國以來沒有一道聖諭是真的了。

 戶部尚書左柏成咳嗽了兩聲,不疾不徐地說:“我記得,太宗皇帝龍御歸天之後,蕭總督便告病養老去了。如今忽然回來,還帶著遺詔……此事太過詭異,恐怕難服天下人。”

 蕭慎微笑道:“左大人是說,當初太子被改封宸王時,端本宮曾經著了一場大火,這份遺詔理應在那場大火中化為灰燼,為何卻好端端出現在咱家手中,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