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yu續 作品

第1973章 密會五(第2頁)

 只見何姣姣周身散發出淡紫色的光華,而這片光華順著何姣姣的手也漸漸環繞住了葉楓。

 識得何姣姣這招的人,都是不屑地瞥了眼何姣姣,就又不再看了。因為何姣姣施展的並非是什麼殺人的伎倆,而是魅惑男人的伎倆。當然,何姣姣畢竟是半步真祖,施展的也不可能是尋常魅惑男人心智的媚術,而是操縱別人的慾望之術,那能力是能使別人被自己的慾望、如決堤之洪水般地淹沒,並最終成為廢人。

 只要是人,就一定還有慾望,即便是普弘聖僧,也有慾望,普度眾生不也是慾望嗎?這些都在何姣姣控制的範疇。所以即便何姣姣在物理法術的攻擊方面,和其他六人相比,或許稍遜一籌,但是因為有了這個控制慾望的能力存在,就相當於自帶“減攻光環”。其他如果輕視何姣姣的話,真的很容易陰溝裡面翻船的。

 從頭到尾,葉一的神色根本一點變化,看來對於自己的這個學生的死活,他是真的不聞不問了。

 只不過,何姣姣這次試葉楓的慾望是男人的“四大難”——“酒色財氣”。

 。。。。。。。。。。。。。。。。。。。。。。。。。。。。。。。。

 我們常言道: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羨攔,氣是惹禍根苗。

 這句話並非是抄襲《一人之下》的臺詞,這句話真正的出處是《酒色財氣歌》,全文是: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羨攔,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到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說起這首詩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傳說,北宋著名僧人佛印,在大相國寺的牆壁上,題下這樣一首《酒色財氣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後來,蘇軾去大相國寺找佛印玩,人沒找著,卻看見了牆壁上的這首詩,於是跟在後面寫了一首詩: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再後來,宋神宗和王安石同遊大相國寺,看到了佛印和蘇軾的詩,宋神宗讓王安石,接在佛印和蘇軾的詩後面,再寫一首,於是王安石寫下: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賀擾生機”。

 宋神宗見狀,跟在王安石後面,也和了一首: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

 後人將四首詩整合在一起,也就有了如今通俗且流傳甚廣的《酒色財氣歌》。

 這首《酒色財氣歌》,前半部分言害,後半部分言利。酒色財氣到底是有害還利呢?最終還是看人,是人皆有慾望,懂得剋制疏導自己的慾望,甚至利用自己的慾望激勵自己奮發向上的人,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