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吳巧蘭(第2頁)

   李三娘看向李大嫂,見她搖搖頭,就知道現在不是問話的時候,遂對著那在一旁乖巧站著的寶丫招招手。

   寶丫看著與自家阿孃哭的抱在一起的阿婆,想了想,最後還是順從了內心,起身往門口去。

   李三娘帶著寶丫往正堂走,抱著露珠兒陪著寶丫閒話。

   不一會兒,收拾妥當給小五郎餵了奶的李二嫂,和把空間給了李母和吳巧蘭的李大嫂也來到了正堂。

   李三娘這才從兩位比自己年長不少的嫂子口中,得知了吳巧蘭與自家阿孃的人情關係。

   想當初,李母剛做穩婆的時候,因為沒什麼名聲,又是面嫩的外地來的媳婦子,在長安城裡不怎麼有人請她。

   因此,多是去長安城外的村子裡給人接生的。

   因著李父當時雖然還未坐堂開館,但是經常下鄉與鄉民收些藥草,就與吳家村,這個一面有一座大山的村子熟悉了起來。

   吳巧蘭的阿耶是吳家村的一吳姓族人,本來一切都還好,只吳巧蘭快要及笄的時候,吳老爹突發奇想,想要去深山裡湊湊運氣,看能不能找到點兒稀有的藥草,能給家裡換點兒銀子,好讓吳巧蘭有底氣能說上一戶好人家。

   可天有不測風雲,哪成想珍貴藥草沒找著,倒是被毒蛇咬了一口,等村正組織了青壯打著火把找到吳父的時候,人都硬了。

   當時已經懷有身孕的吳母受不住,當場小產了。

   本來還算能夠吃飽飯可以攢下幾個銅板的農家,也就變成了負債累累家徒四壁的樣子了。

   這時候,相鄰百里的一戶人家請了媒婆上門,給他家近四十歲前頭死了三個媳婦留下四個孩子的兒郎求娶寶丫。

   聘金有二十兩銀子,這可比普通農家子娶媳婦的聘金多得多了。

   但吳母哪裡能夠同意?

   可當時快到十五歲的吳巧蘭就直接應了下來,收了聘金,請了同村的嬸子照顧吳母,吳巧蘭拿著錢買了不少糧食藏在吳家地窖,自己扯了一身兒紅布,就那麼把自己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