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隴西李家龍宮(第2頁)

 它是研究隴西李氏文化遺址遺蹟的重要載體和標誌性建築之一,是隴西保存下來的一處古建築群,也是開發隴西旅遊產業的重點項目。

 李家龍宮在唐末戰火中毀於一旦。唐王朝末期,社會動盪不安,隨著李唐王朝的沒落,久居隴西的李氏族人,也不得不舉族南遷,李家龍宮在缺少庇護之後,也隨之數度遭劫,變成一片廢墟。

 如今李家龍宮遺址地下,還堆積著從唐代至今毀於戰火中的建築留下的厚厚的瓦礫,有的地方殘磚廢瓦厚達十幾米,當地的人稱此為“瓦渣坡”。

 明朝萬曆年間,隴西李家龍宮又被重建,在此以後數度遭毀,清末及民國初年又陸續進行部分增建,後又幾度毀於戰火。

 解放後李家龍宮殘存部分被改為學校,本世紀初,對還尚存的部分古建築群落,進行了恢復原貌的維修保護, 修繕完畢後正式對外開放,也就是現如今我們看到的李家龍宮模樣。

 站在這修復後的李家龍宮面前,我們很難想象,唐初李氏在長安建立政權後,下旨興修的李家龍宮,是何等的氣派輝煌。

 當我們一步跨入李家龍宮大門,似乎一步邁進了很久之前唐朝、宋朝、元朝,乃至明清,這裡到處都是歷史的堆積和歲月的見證。

 “這……看起來著實是很震撼啊,你看這規模,還有這宮中古柏,還有到處雕刻著的龍紋和祥龍,儼然一副宮殿的景象啊!”

 佳佳看著眼前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李家龍宮,不由自主的感嘆道。

 聽她說完後,我也深有同感,隨即說道:“是啊,要不怎麼國內李氏族人,還有海內外的李姓人士,都來這個地方祭祖呢?這可能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有據可循的李氏宗祠啊!就和天水伏羲廟旁邊的‘趙氏天水堂’一樣,也是全國趙氏前來祭祖的地方啊!”

 佳佳聽我說完後,又聯想到我們當時在禮縣時參觀的秦西垂陵園,她眉頭緊鎖問了起來:“那……在先秦時期,這裡是不是也是西戎的地盤?”

 我沒有想到她會突然聯想到這裡,隴右之地在先秦時期,確實是當時少數民族的地盤,西戎確實曾經在這裡分佈,後來的羌人勢力也一度東擴到這裡,再到後來的吐蕃,在唐末也曾染指這方土地。

 可以說這裡是東西文化、民族相交融碰撞的地方。

 看著修復後的這李氏龍宮,聯想到佳佳剛才的提問,我沉思片刻說道:“是啊,這裡……當年也是少數民族的地盤,羯氐羌也曾在這裡幾度攻守相易,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推動,統一變成了大勢所趨,作為隴右門戶的隴西,也被重視和關注,這裡也是河西到關中的自然緩衝帶,地理位置不言而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