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豆包 作品

第139章 京城,先亂了!(第2頁)

 是的,雖然禪讓是假的,但假的已經成真。

 而縱觀歷史,就沒有哪個太上皇能夠重新變回皇帝。

 位份丟了就是丟了,元安帝所能做的,就是再選個皇帝。

 自己頂著太上皇的名號,繼續做大盛王朝的主宰。

 至於再生個兒子?

 已經過了知命之年的元安帝心裡清楚,自己恐怕是沒有生兒子的命。

 天意,不可違啊。

 馮龜年及其大軍的趕來,讓元安帝有了底氣,也讓他終於有閒心去幻想、去傷感。

 不過,短暫的失態過後,元安帝又恢復了理智。

 他來到書案前,唰唰唰地寫了一份詔書。

 元安帝冊封馮龜年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率領三萬大軍,平判勤王。

 雖然,馮龜年那邊,已經接到了來自京城的聖旨。

 但,再有一個“上皇”的詔書,不啻於加了雙保險。

 這算是元安帝給馮龜年做了一個保障:沈繼那廝的情況,懂的都懂。

 不過,只要你馮龜年成功勤王,救朕於危難,你輕信矯詔、擅自出兵的罪名,朕就不追究了。

 非但不會怪罪你,還會給你記一大功。

 天下兵馬大元帥啊,多大的官職?

 朕,賞你了!

 元安帝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大方,也非常寬厚了。

 馮龜年但凡還有一絲為人臣子的恭順與感恩,定會明白他的苦心,並感激於皇恩之浩蕩!

 “是!奴婢遵命!”

 影三雙手接過詔書,恭敬的退了下去。

 剛剛出了“行宮”,影三就一個閃身,直接去了縣城最好的一家客棧。

 新鮮出爐、墨跡方乾的詔書,就呈現到了沈嫿的面前。

 “姜三七,你果然算無遺策。”

 沈嫿看清詔書的內容,禁不住笑了。

 她伸出一根手指,輕輕敲了敲,“你看,元安有了‘兵’,果然就抖了起來。”

 不只是那幾個首尾兩端的世家,還有倉州的王刺史,就連散關的鄭啟,也被元安列在了復仇的名單上。

 嘖嘖,難道元安還想著“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他就不想想,安西距離京城有多遠?

 馮龜年再來個急行軍,也無法在短短几天內就趕到啊。

 馮龜年確實動身了,也準備進京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