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 生活何處不痛(第3頁)

 或許生活在某時,也如同畫畫書一樣精彩。說到生活怎樣,畫畫書的有些情節就能如是對生活做的詳解。梁博文看書看到心裡會生出異議,也會在本意不想把書捨去的時候,狠狠地把書擲到一邊。她會問:“為什麼這些書完全讓一個人沉溺在現實生活中,卻覺得書內的生活更為現實呢?”過於和現實生活接近,或超越現實而更顯得現實,如似完全地點進了人的心裡,讓人生出了煩惱。她思慮過,再思慮,覺得生活本來都是由想法組成,有人完全沒必要去為書中的情景計較。任何人都完全可以一笑走過,各行其職的各人忙各人的事。只當書本看到的內容,只是對某些人與某些事才去敲響的警鐘。當人們覺察到對生活還有些用了,提前地看過並擺放到腦中留做了後用。誰在現實而完美的生活裡願意去對號入座呢?不過因你的生活完美,在步伐上和別人不同,處在一樣環境裡生活,就不得不如同別人的生活方式放在自己身上的感覺。會在出現的情景中任由心思流轉,從而擁有了一個徘徊不定的心緒。即使最後確定生活裡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大差不差,可只要有絲毫偏差就會有不同的生活軌跡。當一個人的生活步入了人生旅途,並且出現了這樣的生活軌跡,或許沒有幾個人會覺得轉折的前音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吧?當轉折出現意想不到的相反轉折時,就會在這樣的生活轉折出現時,去回顧轉折出現後的境遇。由此一來,難免不會去做出反思——這時生活在這樣轉折下的人們,不得不在這個時候不止一次地問自己了吧!問題如是生活給了我們什麼,我們又回報給生活什麼了呢?如果我們問不通自己,也理不通自己給自己問出的這些問題,只能去回味生活裡的點滴。生活在現實中的我們,會去尋找生命裡不可或缺的一些過往。因有了這些過往,才讓生活顯得更有意義。但是一旦發現生活裡的現在和過去完全處在兩個世界,卻又覺得如同當頭一棒,還不得不喟然長嘆‘過去的生活早已不復存在,現在的生活怎麼也如同病入膏肓’。

 人無完人,畢竟人和人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對於梁博文,生活裡似是而非的情節根本就不需要再去一一地做釋解。本來屬於誰的生活,應該怎樣就是怎樣。面對生活,去摒棄生活裡出現的與自己對不上號的活法,才是最需要立馬去做的。做到好讓一個人覺得沒白活一回,來執著地為人生再劃出一筆,才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你不用去想對不對得起父母,至少得考慮考慮是不是對得起自己吧!生活是泥澤,那麼走過泥澤,把沾在身上的泥沙用水洗去。本來樣貌很自然的,就會完全地呈現在大家的眼前了。即使有些疲憊,有些初步走出泥澤時傷到的痕跡,在實景反映下,也應該如同刀子劃過別人的肌膚了吧!梁博文轉身離開婚姻生活這個泥澤,轉頭不歸的決定中蘊存著一定的生活意義。人們在覺察與覺悟後,或許會把最早的思想轉變,將某些不存在的因素從梁博文如是的人們的身上,去變相地反應到那些聲尖詞銳,如同沾染了別人瘙癢的人們的身上了吧!但是那都是在瘙癢無法控制下出現的傷痛。傷痛不管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終究成了不著痕跡的,卻深深地盤據在了內心的一種真實感受——生活何處不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