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縝密的計劃(第2頁)

 這一下王鳳緊張了,她眼淚婆娑的說道:“可是這隻雞咱們養了好久的,說過年拿出去賣的呀!賣了錢還要帶弟弟去鎮衛生院看病!”

 王鳳著急的時候,胸口一起一伏,因為她趴在地上,看樣子更像是一隻在蠕動的蛆蟲。

 王鳳這輩子最心疼的就是自己的那個弟弟了。

 弟弟小時候長得漂亮,學習成績又好,一度是家裡面的希望。

 可是出了車禍之後,啥都沒了。

 不過王鳳還是堅持。

 要是弟弟能夠治好,能夠恢復過來,那也一定能夠考上大學。

 王志就有一些冒火了,他對著王鳳罵道:“你懂什麼?你能夠下田幹活,你能夠出去打工掙錢?”

 “這政府給咱們家申請低保,一個月80塊錢的,可是解決一個大問題!”

 “80塊錢夠買好多雞仔,到時候我再多買一些雞仔,那不就得了。”

 “行了,別鬧騰了,去給我燒壺水,一會兒我把雞毛給拔了!”

 “雞雜什麼的陸主任可能不要,我今天晚上用雞雜給你們炒一個葷菜吃,再用雞血給你們煮白菜湯。”

 一提到吃葷菜,王鳳和王志都不由得嚥了咽口水。

 王志還把藏在灶房下面的也不知道放了多久的地瓜酒拿出來。

 今天晚上要葷菜吃,那肯定得喝酒!

 一想到喝酒,王志覺得這個日子又有盼頭了!

 一整天陸江河又跑了五戶人。

 這五戶人也是一家比一家困難。

 大部分都是因病、因為意外致貧。

 畢竟在這個時代你有手有腳,能夠幹活,還是能夠賺錢。

 最後一戶是李昌龍的家。

 李昌龍一聽說是陸江河陸主任來了,開始還露出喜悅的笑容。

 可是當看到和陸江河一起過來的曾國祥子時。

 笑容又凝固在臉上。

 李昌龍一家比起王志也好不了多少。

 李昌龍家一共六口人父親李有德的母親王秀華都是七十好幾的人了。

 王秀華有嚴重的腎衰竭,也就是所謂的尿毒症。

 每週都要做2到3次透析,透析的設備鎮上的醫院還沒有。

 每次要透析的時候,李昌龍都是用驢車拉著王秀華到鎮上,再從鎮上去坐班車到江城縣人民醫院。

 2003年尿毒症並沒有被納入醫保。

 即便是納入醫保,王秀華也沒辦法報銷,王秀華是農民哪有什麼醫保。

 所以王秀華的疾病基本上把家裡面所有的積蓄都耗光了。

 不僅僅是王秀華,李有德因為阻止拆遷的被社會人打傷,為了醫病也是欠了不少外債。

 這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兩個人有一兒一女。

 兒子李昌龍,女兒李翠萍。

 李翠萍今年22歲還沒有結婚。

 李昌龍的年紀要比李翠平大12歲,早些年是光棍,為了能夠讓兒子儘快結婚,李有德早些年花了2000塊錢找中間人介紹了一個媳婦鄭麗。

 鄭麗是從外鄉跑過來的,沒有人知道她的身世,

 但是鄭麗腦子有問題,智力約等於四歲的小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脾氣也很大。

 不僅要在外面亂跑,還要打人。

 有些時候還要去抓一些活物老鼠、青蛙來吃。

 生下兒子李俊後,鄭麗的病情越來越嚴重。

 最後沒有辦法,李昌龍只有把鄭麗鎖在房間裡,供應一日三餐。

 還好兒子李俊情況比較正常。

 兒子在縣城讀中專,還有兩年就拿畢業證了。

 瞭解完李昌龍一家的情況,陸江河更是無比的窒息。

 反而是曾國祥大大咧咧的坐在藤椅上,對此見怪不怪等著看陸江河的笑話。

 這一戶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兩位老人昂貴的醫藥費?

 發瘋的媳婦?

 正在唸書的學生?

 陸江河又詳細地問道:“李昌龍你的父親幹活的時候摔傷了,怎麼傷的這麼嚴重?”

 同心鎮是丘陵地帶,坡地也有高有低。

 陸江河這一路走過來,看到李昌龍家這邊的地勢不是很高,是丘陵地帶比較平緩的一帶。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這裡也是拆遷的重點區域。

 既然坡地不是很高,那幹活怎麼可能摔得半身不遂。

 李昌龍和李翠萍都在堂屋裡。

 兄妹兩人對視了一眼。

 李昌龍和李翠萍這段時間或多或少也聽說了陸江河是的的確確的在為老百姓辦事。

 李昌龍此時非常的衝動,很想把家裡面的實際情況以及在拆遷過程之中遇到了毆打的事情告訴陸江河。

 就當李昌龍下定決心要說這件事的時候,曾國祥咳嗽了好幾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