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80章 平定幽州

袁紹之所以讓袁譚去收服本就唾手可得的北平郡是有兩層想法的。

 其一,疼愛自己的長子。雖然袁譚能力不濟,但是終歸是自己的兒子,袁紹不希望袁譚在臣屬中抬不起頭來。於是便把最簡單,送到嘴裡的肉餵給了之前出師不利的袁譚。算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種迴護吧。不論將來是否以袁譚為世子繼承人,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該照拂的還是要照拂的。袁紹並非曹操那種唯權是圖之人,他心中的人性更多一點,因此對骨肉親情還是很看重的。

 其二,就是對顏良文丑的提防之心。文丑已經立下大功,他和顏良再拿下北方第一要塞的北平郡,手中還有三四萬精銳部隊。若是二將在北平郡直接自立當諸侯,以二人之勇,兵卒之強悍,袁紹還真拿他們沒辦法。所以袁紹需要儘快的收回二將的兵權,所以讓袁譚去收服北平郡,二將回營覆命。

 袁紹的將令一出,二將雖然有些覺得可惜,不能進一步擴大功勞,但也不敢和袁譚搶功,不過也正是因此,他們二人對袁譚的觀感進一步降低。二將心中明白他們倆是袁尚的人,但此後也不必買袁譚的賬了。

 另外二將也隱隱約約的感覺主公袁紹對自己還是有戒備之心的,二將本來就沒有二心,因此也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誠,也是第一時間就率軍回漁陽郡覆命,並且交割了兵權。

 袁紹此人任人唯親,在官職權力方面,對血緣關係十分看重,所以諸將對兵權之事也十分的小心。

 不過幾日,袁譚從北平郡傳來好消息,他把從文丑那邊繳獲的公孫瓚父子的屍身帶往北平郡,再加上自己率領的數萬袁軍兵臨北平郡城下。袁譚命人把公孫瓚父子屍身展示給守城的將士們,之後北平郡人盡皆知,主公已死,公子也死了。守城的將士們自然再無半點抵抗之心,畢竟此時還是大漢的天下,袁紹討伐公孫瓚也是打著“討逆”的旗號,且袁紹是漢獻帝親封的大將軍,投降袁紹反倒是名正言順。

 於是北平郡將士開門請降,袁譚在呂曠呂翔的擁護下不費一兵一卒便佔領了北平郡,至此幽州徹底被平定。

 袁紹集團不禁歡天喜地,這是一場輝煌的勝利,一次奠定北方統一的戰役。袁紹本人更是豪氣雲天,他一躍成為天下第一大諸侯,更是聲勢滔天,幽州之戰讓天下人都曉得袁紹的兵強馬壯而且他袁家還有一個計謀策略鬼神莫測的三公子。從戰略上,幽州雖然貧瘠,人口少,糧食產量也少,但是幽州是很多北方珍貴之物的產地,比如胭脂,比如北方的皮毛皮貨,還有煤鐵等物。且幽州之地乃是養馬的天然馬場,多從此袁紹的騎兵可以說是不愁馬匹了。

 三國亂世,馬匹和軍械可以說是除了糧食之外,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了。

 袁紹在勝利之餘想的便是如何重新佈局自己轄地的管治了,幽州剛剛平定可不能亂。同時南邊的大本營鄴城也該回去了,不然曹操總是趁著自己大軍大不在有覬覦之心。

 袁紹在與謀士們商量後作出了決定:袁紹會帶領主力大軍南下回到鄴城,留守幽州的是淳于瓊和呂威璜,一個鎮守北平郡,一個駐紮在漁陽郡,而薊城郡和涿郡也派遣了一些將領。袁譚的軍隊由呂翔呂曠帶回平原郡。其餘諸將和謀士都一起返回鄴城。尤其是顏良文丑,二人此時身上都有婚約,二人可以說是迫不及待的回南邊完婚。而張合也知曉袁尚給他聯姻太原王氏,也是盼著回去落實訂婚之事。許攸,辛毗辛評等人自然是隨著袁紹回鄴城,畢竟軍旅生活對謀士們還是很辛苦的。

 袁譚則在自己苦苦請求下陪同袁紹一起回鄴城,因為他知道若是自己不繼續在父親袁紹的身邊,恐怕不出一年半載,袁紹就會下詔令立袁尚為世子了。袁譚畢竟是長子,在河北還是有一定的支持者人脈,比如冀州名士崔琰一族便是十分看重袁譚,認為他作為長子必須繼承袁紹的衣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