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49章 鏖兵上黨(上)

夜色如墨,曹仁站在營帳中,目光陰沉的凝視著前方的城牆。他的臉上刻著堅決與果斷,但眼中卻隱隱透露出一絲焦慮。這兩日他本企圖以雷霆萬鈞之勢摧毀上黨守軍的意志,沒想到結果是兩日攻城都被殺得大敗而回。

 上黨守軍異常頑強。每一次曹仁的軍隊發起攻擊,都會被審配精心佈置的防禦所挫敗。箭矢如雨點般從城牆上傾瀉而下,巨石和滾燙的油從高處傾倒,使得曹仁的士兵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曹仁逐漸意識到,在這場攻城戰中,已經犯下一個大錯——過於急躁和輕敵。他低估了守軍的抵抗力量,也沒有為長期攻城戰做好充分準備。傷亡嚴重,士兵們疲憊不堪,士氣逐漸低落。

 “曹仁將軍!”張燕在一旁說道,“士兵們已經筋疲力盡,我們需要重新考慮策略。再這麼打下去,我這點老底就都打光了!”

 曹仁緊握拳頭,面色鐵青。“是該換個戰法了!”他雖然不喜歡張燕這唯利是圖的嘴臉,但他知道張燕說得沒錯。別說張燕的老底了,就連洛陽曹家軍也經不起這麼個打法!兩天戰損合計死亡兩千多人,傷一千多人三千戰力就這麼完了!曹仁每每在關鍵時刻都會想起曹操對自己的教誨。

 曹操就攻城戰曾經引用兵書之言“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曹仁要想攻破這座城池,必須先攻破守軍的心。他開始重新部署攻城戰略,決定採用更為巧妙的手段。

 曹仁的眉頭緊鎖,開始分析盤算敵我雙方的優勢劣勢對比。

 審配的優勢是守城物資齊備,且兩日的防守戰取得勝利,士氣高昂。

 但審配的劣勢是守城的士卒兵力不足,且並無援軍,而審配是個文官謀士,不能身先士卒也是一個缺點。

 曹仁回想起曹操教給他攻城戰短期不能拿下的應對之法,最有效的就是使用鏖兵計。同時在使用鏖兵計時,不斷的派人挑釁審配邀他出城決戰,審配斷不會出城應戰,這便可以打擊守城軍士的信心。

 張燕沒有聽說過鏖兵計,畢竟他是一個山賊土匪出身,很多兵法自然是聞所未聞。

 曹仁面色中帶著一絲不屑,但還是給張燕講解鏖兵計對於攻城戰的技巧。

 鏖兵計就是讓攻城部隊日夜不停的襲擾城池,全天候攻城。但是這種所謂的攻城是虛虛實實的。攻城部隊可以用佯攻,夜襲,散播流言,結合真正攻城變化無常的攻打城池。

 守軍面對這種情況,只能將軍隊分為兩到三個梯隊,在不同時段應對攻城部隊。因為若是守軍作為一個整體,全部參加守城,則會造成不分晝夜的守備,人的精神和肉體都得不到休息,不消幾天就會喪失戰鬥力了。所以只能分成兩到三個梯隊,三班倒的進行守城,一梯隊守城,另外兩個梯隊睡覺休息吃飯。

 然而這種情況下,就使得守城部隊真正戰鬥時人員不足!只有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人在守城。

 而攻城部隊因為主導戰鬥,究竟是佯攻,小股襲擾,還是全軍壓上攻城,到那時都是曹仁說的算了!

 待鏖兵中後期,守城部隊的精神意志和體力逐漸支撐不住的時候,攻城部隊突然瞅準守城方的一個破綻,大舉攻城,則會打守城軍一個措手不及。如此一來鏖兵計就成功了!

 曹仁把戰法細則講給張燕,之後命他進行安排,把整個大營分成四個梯隊,之後一天有十二個時辰,每個梯隊值班每三個時辰,這麼一來就可以保證一天十二個時辰,不論白天黑夜都有黑山賊在攻城!

 張燕聞言不禁讚道:“果然還是曹仁兄戰法精妙,如此一來上黨郡的守軍便會點燈熬油的煎熬。過不了幾日,人就會到達身體和精神的極限,那時再攻城必不會出現這兩日般強烈的反擊了!”

 曹仁嘆了一口氣,“都怪我輕敵冒進!本以為審配文弱書生,哪裡會有守城的氣魄,不想這匹夫竟然倒有幾分膽色!鏖兵階段,我們要用盡各種手段侵擾上黨城!讓守軍每時每刻都有城池要被攻陷的危機感,讓他們飽受攻城的折磨!日子一久,他們的意志會被消磨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