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43章 安頓鄴城

袁尚此時反倒認為這封天子詔令是一個借力打力的好機會,曹操有曹操的如意算盤,袁尚有袁尚的將計就計。正愁怎麼破公孫瓚的北平郡堅城呢!這下可有把他從城中騙出來的好機會了!不然攻打這座堅城沒有兩三個月,不死上個幾萬大軍是不可能攻破的!

 袁尚自我感覺良好,這算是他和曹操過招的第二回合,第一回合他袁尚娶了曹憲,小賺一筆,這第二回合袁尚則想大撈一票!

 濮陽之地嘛,你敢給,我就敢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讓袁熙去接收,最好有摩擦,袁熙死在濮陽才好呢!正好省了自己算計他那麼費勁了。

 現在袁尚唯一不確定的便是袁紹是否能夠聽取他的意見。

 首先這個將計就計的謀略本身是很好的,算是和曹操見招拆招最佳的解決方案了。

 其次袁紹這段時期以來十分信任和欣賞袁尚,尤其在袁尚出毒計圍殲三萬滄州軍後更是對這個兒子十分期待

 。第三,許攸在袁紹身邊職位是謀主,深得袁紹青睞倚重,有他在必然會為自己的計策搖旗吶喊,推波助瀾。

 第四,袁尚此信還附了劉夫人和齊夫人口述的家書,鄴城妻兒都十分惦念袁紹,可謂是溫情滿滿,袁紹閱信後看在親情之上會更願意採納兒子的計策,這是當父親的一種心理。

 第五,對於官渡之戰前的袁紹,袁尚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這個時候的袁紹是人生巔峰時期,這個時期的袁紹可以說是英明神武,腦子思路清晰。

 此時又有消息不斷傳來,其一,袁紹回覆袁尚有關聯合劉表的事宜,賣一個空頭支票給劉表,以震懾淮南袁術這件事,認為可行,信中也並沒有責備袁尚先斬後奏,畢竟這個事情是個小事,袁紹之前同意聯姻曹操自然也有加入反袁術聯盟的想法。

 其二,甘寧已經被黃承彥救下,之後在劉表的允許下,被送往鄴城,就在這一兩日便可到達鄴城。

 這件事情說來驚險得很,若不是袁尚未雨綢繆提前安排營救甘寧,此時的甘寧已經被黃祖誅殺,身首異處了!

 話說四公子會後,甘寧堅持回到江夏,即便黃祖懲罰自己,自己也認了。甘寧心裡盤算的是將來一定要投奔袁尚的,只不過舊主此時正在用人之際,江東孫策的兵鋒直指荊襄,此時若離去有違良心。劉表和孫策必有一戰,所以甘寧打算幫劉表打敗孫策後再辭官離開,投奔冀州。

 不想甘寧到江夏後,黃祖不由分說便把他抓起來下了大獄。甘寧不服,在獄中要求申辯,黃祖則在堂上審訊甘寧。黃祖本就厭惡甘寧,瞧不起他水賊出身,一直冷落和邊緣化甘寧。這次甘寧參加四公子會,擅離職守,可算給了黃祖懲罰甘寧的口實。

 甘寧也不是軟骨頭,在堂上言語衝撞了黃祖,黃祖一怒之下便下令處斬甘寧!

 黃祖在江夏郡可是第一軍事將領,他久居荊襄是劉表和蔡瑁都十分看重之人,加之脾氣暴烈,軍中上下都畏之如虎。唯有甘寧是個刺頭,壓根不服氣黃祖。

 原史中,甘寧被黃祖擠兌,後來投靠了江東孫權,率軍反攻江夏,大敗荊襄軍,並擊殺了黃祖!可見二人之水火不容。

 黃祖要殺甘寧,無人敢攔阻,眼看就要行刑時,關鍵時刻來了一位有權勢的老人進行阻止,正是黃承彥。

 原來黃承彥收到了袁尚千里之外鄴城的來信,信中請求黃承彥為自己保下甘寧。黃承彥此時已經是袁尚的正式岳父,他對這門親事還算是滿意,畢竟把自己的醜姑娘嫁到了豪門。遠比之前自己設想的嫁給寒門子弟諸葛亮要強太多太多。因此這新鮮出爐的姑爺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於是黃承彥收到信後的第一時間就動身前往江夏。甘寧一路上騎行是不急不慢的,但是袁尚送信之人卻是快馬加鞭,不計成本,所以信使比甘寧到的要早。

 生死時刻,黃承彥救下了甘寧,之後賣著自己的老臉去求黃祖寬赦甘寧,不殺他。因為此人關係袁紹與主公劉表的聯盟一事。而黃承彥與黃祖乃是沔南黃氏不同分支的族人,算是同宗之人,加上黃承彥劉表的連襟,蔡夫人和蔡瑁的姐夫,又是成名幾十年的荊襄名仕,所以黃祖儘管心裡一百個不願意,還是決定給黃承彥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