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110章 最新動態

袁尚見到關寧,對他的觀感一直很好,此人踏實肯幹,不辭勞苦,且做事認真,頗得袁尚之心。不然也不會把他任命為自己的書記官。

 袁尚問起淮南之事,還有汝南的軍隊如何,關寧一一彙報。

 淮南現在局勢緊張,袁術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廣置公卿朝臣,還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

 在完成了登基大典後,袁術改國號為仲氏。這個國號還是有些特殊含義的。袁術一直認為袁姓出自於陳,陳是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又以為讖文雲:“代漢者,當塗高也。”說的就是自己。

 古代人排順序是按照伯、仲、叔、季,來表示從大到小,從先到後,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的意思。上古三帝的順序是堯、舜、禹,既然袁術自認為是舜的後裔,也就是“老二”的後裔,所以給自己的國家取名“仲氏”。

 也就是說袁術壓根不鳥什麼漢朝,漢獻帝。袁術是直接從堯舜禹那個傳說時代接的大位!仲氏的潛臺詞其實就是說袁術是“舜”的後代。

 袁術自我陶醉不提,且說袁術聯盟的狀態。孫策在鄱陽湖日夜練兵,時刻威脅荊州的劉表。因此劉表屯重兵於夏口,命大將黃祖時刻戒備,以防孫策攻伐!

 中原地區,曹操得知袁術稱帝后,以漢獻帝的名義向袁術下定罪詔書,要求袁術自行退位,並解除武裝,自己來許昌請罪。袁術索性把下詔書的人殺了,只留一個活口回去送信送割下的首級。

 袁術和曹操也公開撕破臉,畢竟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曹操手裡的漢獻帝是他的政治優勢,除去這個優勢,曹操與普通的諸侯無異。袁術直接挑戰曹操的底線,曹操只能號召天下討伐袁術了。

 不過曹操也有後顧之憂,分別是轄地南部的宛城,還有北方的袁紹。只有這兩邊都安撫了,才能和袁術開戰。

 於是曹操二次接納宛城張繡的投降,這次曹操可不敢再侮辱人家要張繡牽馬,睡張繡年輕漂亮的嬸嬸鄒氏了。而是和張繡聯姻兒女親家,讓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並封張繡為揚武將軍。同時,曹操也派出使團送自己的大女兒曹憲到達鄴城,媒人就是司馬朗,另有曹氏親貴夏侯惇親自送親,並準備了不菲的嫁妝。

 曹操是想通過聯姻省去後顧之憂,之後專心對抗強大的袁術和呂布。

 話說袁術稱帝后,曹操廣發討逆檄文,所有諸侯都收到了檄文,但是真正表態反對的沒有多少,有實際行動的更是寥寥無幾。

 呂布孫策是暫時支持袁術的,自然沒在乎這個檄文。

 劉表和劉璋得知後,都表示響應檄文,稱袁術為逆賊。但是劉璋壓根沒有任何軍事行動,相反劉璋常年不給漢獻帝任何進貢物品。這個後來在原史中張松拜訪曹操時也可以得知,曹操見張松就說“汝主這些年歲不納貢,年不送禮”。

 西涼馬騰和韓遂也表示袁術為逆賊,但是地處邊陲之地,更無真心討賊。

 公孫瓚表示袁氏都是反賊,順帶著袁紹一併罵了。

 袁紹此時則明確反對袁術稱帝,並在前些時日接受了漢獻帝的冊封,成為大將軍!還積極的籌辦與曹操的聯姻。顯然是站在曹操這邊了。

 再就是劉備,此時的劉備是末流的諸侯,其實他的態度並不重要,那丁點人馬不夠塞牙縫的。他旗幟鮮明的反對袁術稱帝,稱袁術為亂臣賊子。然而他和呂布依舊和平相處,一個佔據徐州大部分地方,一個守在小沛城。別看兩個人支持的陣營的不同,但是彼此相安無事。這其中透著一股黑色幽默的默契。

 袁術的重兵都放在了汝南郡,大概十三萬兵力,張勳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紀靈為“大將軍”。就連陳蘭、雷薄這兩個被袁尚割去耳朵和手指的傢伙,也都封了將官。

 曹操則收攏軍隊屯於許昌,因為東部有呂布的牽制,所以曹操也暫時沒有把兵鋒對準哪一路。或者說,現在以曹操的實力,只能被動防禦,無力討伐袁術和呂布了。不然打起來必然形成分兵的局面,一旦分兵則極難取勝。何況曹操還在等袁紹這邊的態度,畢竟聯姻還沒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