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84章 安排任務(上)

這就是人的第一反應。

 一個人是忠厚老實人,還是奸猾之人這下意識的反應就可以體現出來。

 袁尚的確夠奸猾,奸猾到第一時間就猜度出司馬朗這麼問的意圖!

 問袁尚是否婚配就代表曹操有聯姻之意。說沒有婚配代表袁尚同意聯姻!

 若是這時說已經婚配,無疑第一時間代表著一種“拒絕”!這可不符合冀州袁氏的利益。

 司馬朗走後,冀州智囊團依舊開會,許攸就袁尚的這個回答表示非常好:即便司馬朗回到驛館後打聽袁尚的婚事,必然能打聽到與中山郡甄氏的聯姻,司馬朗不會因袁尚的撒謊而不悅,相反會因為袁尚得到回答而感受到曹袁聯盟的可能性!

 袁尚作為婚配當事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有婚約,但是依舊願意表示對曹操聯姻的興趣,說明冀州袁氏樂意和曹操集團交好!

 在政治和軍事的層面上,婚姻完全不是男女情投意合的組合,而是諸侯與門閥世家之間的利益綁定!

 袁紹也表示袁尚回答得很好,反應很迅捷,思維很敏捷。總之冀州集團的集體智慧傾向與曹操的聯姻聯盟。

 第一,與曹操變為姻親,以當下的格局,斷不會出現曹操偷襲袁紹的情況,袁紹可以放開手腳攻打公孫瓚。

 第二,袁術在中原聲勢滔天,聯合呂布與孫策,曹操顯得勢單力孤,對抗中不免落於下風。袁紹不希望袁術一家獨大,希望中原諸侯相互傾軋,彼此消耗,反倒成就袁紹之強大!

 第三,多妻多福,多妻多子,多子多福,對於袁氏聯合的姻親越多越好!聯盟之勢力越來越大!對於袁尚本人更是妻妾成群,享有豔福。

 接下來眾人議論的則不單單是與曹操聯姻之事,而是袁尚此行後帶來的新局面。

 袁尚正好也在這個時候驗一驗諸位謀士的態度。袁尚自己很清楚,這次出使,喜憂參半。儘管自己向袁紹彙報時說得繪聲繪色,但是那是報喜不報憂的彙報方式。這次出使帶來的新危機,袁尚是隻字不提。袁紹不知道到底看透沒看透,也不提袁術因為這次出使而分外壯大的事實。

 對於袁尚而言,眾人的議論,傾向自己的謀士應該粉飾自己帶來的不利之處,反對自己的謀士應該揪住這個問題做文章,明哲保身的謀士應該裝糊塗。

 郭圖已死,真正想說不利自己事情的人看看到底有誰?

 那自然是袁譚派系的辛評辛毗了,袁尚走後,二人不斷和袁譚書信往來,訴說袁尚對袁譚繼承人身份的威脅。袁譚瞭解到袁尚有如此之能,心中十分忌憚袁尚,逐步開始了兄弟鬩牆的戲碼。他先是命令辛評辛毗從計謀智略上對抗袁尚,儘可能的拆臺和給袁尚使絆子,之後也在偷偷的打聽袁尚從淮南迴來的路線,心中有安排人半路截殺的想法。

 好在袁尚臨時想去中山郡,壓根行蹤飄忽不定,袁譚的人始終沒有搞清楚袁尚的路線,直到他進入鄴城後,袁譚的人才後知後覺袁尚歸來!

 還有一人也指出袁尚出使帶來的混亂局面,過分壯大了袁術!

 這個人竟然是袁尚器重的沮授!

 沮授為人忠直,他只是作為袁紹的臣子,把自己所想所慮講出來,讓自己的主公對局面有清醒的認識。因此他也不顧指責袁尚,而指出這次出使的不利一面。

 對於這個情況,一下子冒出來三位謀士指責袁尚出使不利。這讓袁尚有些措手不及,袁紹也深感意外!

 辛評辛毗顯然有備而來,應該是袁譚指使。

 沮授嘛,則讓袁尚很無語也很無奈!

 到底忠臣是好還是不好呢?

 一旁瘸腿的許攸卻明哲保身一言不發,一句不利於自己的話也不說。荀諶更是據理力爭的和其他三位謀士爭辯。

 沮授的忠直和高尚的為人,對此時的袁尚竟然起了反向效果,偏偏許攸這種小人卻沒有傷害自己。

 這怎麼說?

 袁尚的遮羞布已經揭開,倒也讓他清醒的認識到,所謂的忠臣佞臣,所謂的君子小人,都是相對而言。不利自己的忠臣和君子,反倒是禍害;有利於自己的佞臣和小人,反倒是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