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76章 員工教育

此時張合也把話茬接了過來,他儒雅一笑說道:“想當初在冀州與公孫瓚的兵馬大戰,雙方都各自投入不下十萬兵馬,幾場戰役下來,殺敵數都在數萬!我等武將才敢在主公面前討一碗慶功酒喝。像今日這等小打小鬧,交戰雙方加起來不到五千人的戰鬥,通常都是軍中校尉一級去執行的,得勝後便是連當面通報主公的資格都沒有,只能找主簿在功勞簿上記一筆罷了。再者說,今日打得是伏擊戰,有心殺無心,且用以逸待勞的軍士攻殺急行軍一夜的敵軍,真的可謂是易如反掌!這種仗若打輸了武將自刎即可,無顏面對主公了。因此今日之戰實在也沒有什麼值得特別慶祝的地方。想當年界橋之戰,我的同袍好友鞠義,以八百先登死士伏擊公孫瓚兩三萬人而大獲全勝,也不過像今晚這般喝慶功酒了!”

 張合輕描淡寫的說道,袁尚也玩味的看著眾人。張合語氣雖然是風輕雲淡,但是內涵卻是重於泰山!如此小的勝利,乃是搬不上臺面的事情,今晚剛歸順的諸將倒像是把整個淮南打下來那般的高興,的確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也難怪荀諶看不慣他們。在正規的軍隊中,兩千人的這種戰鬥不過是小衝突罷了。大的諸侯之間征戰,動輒就是十幾萬人乃至幾十萬人的大規模大兵團作戰。

 袁尚給張合一個眼神,讓後者繼續講下去,張合便把他經歷的一些戰爭給大家做分享。尤其是那次袁紹與公孫瓚數年前打的一場惡戰,雙方主力對戰於廣袤的河北之地,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區,公孫瓚指揮十萬人進行集團衝鋒,光騎兵就有三萬多人!張合說那個仗就像打不完一樣,那個人就像殺不完一樣!張合回憶起那天的情景,他說他只記得一直帶著麾下將士衝殺,從早晨殺到中午,自己的刀就沒有停下過,也不知道殺了多少人,砍了多少腦袋,就感覺敵人無窮無盡!

 戰鬥之後公孫瓚敗走,張合回看整個戰場,有十萬人的屍體!有敵方的,也有己方的,還有馬匹的。屍體死得奇形怪狀,核心交戰區,屍體都被踩成肉泥,進入到土壤中了——數萬人從這些屍體的身上踩過去!

 張合說那一戰之後主公袁紹沒有擺慶功宴,而是舉辦了祭奠大會,祭奠雙方死去的十萬將士,不分彼此。

 關平,廖化紛紛低下了頭,他倆完全沒有經歷過張合說得這種人間地獄般的戰役,相比之下今日之戰的確就像小孩子過家家那般的簡單,而之前二人的沾沾自喜顯得多麼不知天高地厚?

 劉闢和龔都則有些自慚形穢,二人平生倒也經歷過大戰,不過是被屠戮的那一方,他們見過官府和諸侯的軍隊如何剿殺黃巾軍,在正規軍面前他們黃巾軍如同紙紮得一般,一擊而潰,望風而逃,身後之後無窮無盡的追殺和倒下的兄弟。二人起兵以來鮮有勝績,因此今日一勝非常欣喜,卻也讓自己露怯了。之前沒有大戰勝利的經驗。從來都是被殺得灰頭土臉的那一方。

 荀諶和張合講完話,袁尚該做總結髮言了。他告誡新歸附的諸將,一定要戒驕戒躁,時時刻刻保留對戰爭的敬畏之心,更要清楚的認知自身的定位,作為將領他們只是剛剛起步,經驗都沒多少,何來功勳?而真正的戰爭是十分殘酷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們不要如此樂觀的看待今後的軍事生涯!始終要以生死關頭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場戰鬥!

 諸將聞言都深感自身的不足和淺薄,但同時又感覺到冀州袁氏的強大,在他們眼中數千人的戰鬥已經是大場面了,而在冀州的將領和謀士眼中卻都是小兒科。冀州的軍事行動,動輒便是數萬人乃至十幾萬人的戰鬥,那才是一方諸侯!一方梟雄!

 諸將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後,內心深處都清楚自己能夠成功的投入袁尚麾下真的是高攀了,其實自身的實力恐怕不夠資格,因此袁尚真的是給了自己實現抱負的機會和平臺!也就是所謂的知遇之恩!用袁尚穿越之前的話來說就是,大專生拿了博士生待遇的感覺——就是得珍惜這個機會和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