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66章 袁尚觀寶

袁術當了這麼多年的諸侯,也是見過大場面的,更是淮南的土皇帝,他並不傻,他當然知道稱帝最需要的還是軍事實力,於是他收斂心神,繼續發問:“汝父可知一旦稱帝,便會招來群雄諸侯的嫉妒和反對,到時難免有人藉著討逆之名向河北宣戰!冀州之軍能否擋住這討逆的洪流?莫要稱帝不成,反把自己的地盤都敗了,徒增笑料爾!”

 袁術這話說的不客氣,顯然是帶情緒了,他最見不得袁紹志得意滿。

 袁尚則早有應對之辭:“既然稱帝,欲戴皇冠,必受其重。父帥這麼多年艱辛練兵就是為的鎮壓諸侯之討伐!我河北現在雖然說不上兵精糧足,但實力絕不容小覷,若是公孫瓚、曹阿瞞之流,根本撼動不了我河北大軍,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何況南北袁氏是一家,若父親稱帝,叔父便是一字並肩王,怎麼坐視其他諸侯攻打我河北而無動於衷。只要叔父願意支援,南北袁氏可以夾擊任何一方諸侯,屆時不下四十萬兵馬,掃平對方易如反掌!這次父帥派我來一方面是請玉璽,另一方面便是建立袁氏軍事同盟,不管誰稱帝,不管誰被攻打,另一支袁氏都將無條件支持!”

 袁術聞言三角眼中卻有些疑慮,說實在的,他有點信不過袁紹!這對兄弟並不齊心,不然歷史上的袁紹如果和袁術團結起來,這天下還真的不是漢家天下了。曹操攻打袁術的時候,袁紹袖手旁觀,坐山觀虎鬥的同時把公孫瓚給滅了。即便袁術後來敗亡,袁紹也沒有為弟弟袁術報仇的念想。要是曹操圍攻壽春時,袁紹攻打曹操只有三千兵馬駐守的許昌,曹操老窩一鍋端,糧草補給不上,敗亡吐血的就得是曹孟德了。不過歷史沒有“如果”,袁紹袁術這對貌合神離的兄弟,註定成為泡影。

 不過袁術倒是有一個法子讓兄弟二人形成軍事聯盟,那就是把袁尚當人質留在壽春城,若是有人攻打自己,若是城破,袁尚也很難活命。如此優秀的兒郎,袁術自己都高看好幾眼,想必袁紹真正倚重的孩兒是袁尚,而不是袁譚,不然出使淮南這麼重大的事情,他派的是袁尚而不是袁譚。既然如此,說明袁尚對於袁紹十分之重要,那就更有必要軟禁留下袁尚了!

 袁術想了半晌,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若是自己留下袁尚為質子,之後自己再稱帝,那麼也就綁定了河北袁氏的軍事支持,到那時還真的如袁尚所言,誰不服就滅了誰!只不過稱帝之人從袁尚口中的袁紹變成了自己!

 這一層想法更加加劇了袁術稱帝的野心!

 一念及此,袁術又飲了一杯蜂蜜水,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這時袁尚也覺得該說的都說了,是該激將的時候了,於是便說到核心的問題上,傳國玉璽了,曰:“叔父,人各有志,天命是否所屬也是要試一試才知道。既然吾父帥願意盡力一搏,還請叔父成全。讓侄兒迎回傳國玉璽!”

 袁尚將軍了,直接要玉璽。

 袁術豈會贈予他?要這玉璽比要他袁術的命還難受!

 不過袁術還是冠冕堂皇的給出了一些暫時不能給的理由,什麼“茲事體大”,“關乎國運”,“需要與群臣商議後方能決定”。但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袁術要稱帝,要用這玉璽呢!

 袁術用外交辭令拒絕給玉璽,這在袁尚的意料之內,不然袁術也就不是袁術了。

 然而接下來袁尚的請求卻讓袁術十分為難和警惕,袁尚要求親眼看一看傳國玉璽!

 袁尚這麼做原因有三:

 其一,確定是否真的有玉璽寶物在袁術之手。

 其二,進一步試探一下袁術。

 其三,袁尚有一個更大的佈局需要他親眼見過玉璽的模樣!

 袁耀聞言袁尚要看傳國玉璽,不禁心頭一緊,暗忖:尚弟啊尚弟,看來你是不太瞭解你的叔父、我的父親啊。這傳國玉璽可是他的命根子,自從孫策以此換走數千兵馬和四個武將後,父親只在人前展示過一次傳國玉璽,之後便將其隱藏起來了,就連我這個親兒子都無緣再見過第二面!你這麼堂而皇之的要玉璽看,真不知道讓我說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