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32章 傳國玉璽

不但袁紹還有袁尚,父子二人都覬覦這傳國玉璽。這等代表著至高權力的寶物早就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塊玉石了,而是可以提升威望的“登基之石”。

 沮授曾經在勸諫袁紹救回漢獻帝,從而得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然而懂的人懂,袁紹與那麼多諸侯都不去救漢獻帝,是因為他們希望漢獻帝死了,從而天下沒有皇帝,這麼一來各個諸侯都可以稱帝以謀求天下!

 然而曹操看準諸侯的心思,你們希望漢獻帝死,我偏偏救他回來,讓這個礙眼的皇帝一直存在,我再控制這個皇帝去命令你們!如此一來誰也沒有合法合情的方式稱帝了!

 除非這個諸侯有傳國玉璽!

 東漢末年因為傳國玉璽的丟失,漢朝廷最後一塊穩定民心和軍心的象徵也失去了!無論世家大族還是平民百姓都認為漢朝的氣數將盡,就連鎮守國運的玉璽都不在皇帝手中了!

 所有人都知道會出現新的王朝,就看哪個諸侯笑到最後了!

 有傳國玉璽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稱帝!而且會有很多擁護者!雖然稱帝的成敗在於自身的軍事實力和生產能力,但是號召力與信念還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內心力量!總會有一部分認為擁有傳國玉璽的人是新的帝王!所以效忠玉璽的擁有者便是天命所歸!

 再說“攜天子以令諸侯”,在群雄割據初期是有作用的,然而在逐漸形成三國鼎立後,漢獻帝便沒有什麼作用了,反而是個累贅,一方面要花很多錢養著,一方面總有一部分愚忠漢獻帝的臣子會作亂、會謀殺曹操,另一方面漢獻帝的對其他諸侯的作用消失了,無論是孫權還是劉備都不鳥漢獻帝的,而吳國和蜀國境內也只知道聽從孫權和劉備的,並不聽那傀儡皇帝的,更有一方面漢獻帝耽擱了曹氏稱帝的步伐和進度,以至於曹操活著的時候愣是沒能當上皇帝,曹丕當皇帝也只能費勁的搞禪讓制。結果曹丕一稱帝,劉備和孫權也紛紛稱帝,曹丕相當於也順便為另外兩家做了嫁衣。

 一切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攜天子以令諸侯有其眼前的優勢,也有後面的掣肘之處。

 陳琳走後,袁紹和袁尚圍繞傳國玉璽聊了很多,袁紹命袁尚此次出使淮南壽春時,務必想方設法從袁術那親眼看一看玉璽!

 同時袁紹很擔心,袁術最終戰敗,玉璽會落入其他諸侯之手。

 歷史上,袁術死後,玉璽重回曹操手中,他把玉璽和漢獻帝重新放在一起,曹丕稱帝時,在祭天儀式上還手託玉璽呢。

 袁尚答應父親的要求,同時內心也在盤算這次淮南出使,而且想周密計劃,將來一定把玉璽搞到手!

 畢竟玉璽是好東西,至少可以像孫策那樣,賣出去換兵馬!更是日後稱帝的輿論利器!

 袁紹讓袁尚在自己的壽辰後就出發,也就是三四天的時間便出發,至於同行的肯定要帶上許攸,而保護袁尚的武將還沒有敲定。

 袁尚則給出了人選,那就是張合。

 袁紹考慮後也同意,因為他打算留顏良文丑在鄴城練兵,為攻打公孫瓚做準備。而高覽袁尚則有妙用。袁尚安排高覽在上黨以西的安陽大營練兵。

 安陽縣距離上黨郡大概三百里地,正常行軍三四天可到上黨,急行軍兩天可到上黨。

 安陽縣距離晉陽郡大概五百里地,正常行軍五天可到晉陽,急行軍三四天可到!

 這是一步暗棋,因為表面上安陽大營兵馬很少,算是一個空置的大營,因為地處袁紹轄地的內部,因此完全不是軍事重地,很容易被人忽略。袁尚讓高覽在此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成為奇兵,在張燕黑山賊瘋狂攻城時,高覽偷偷摸摸的派出一支精兵搗毀敵方。

 表面上看是田豐和審配堅壁清野,實際上他們倆只是做局,殺人的刀是高覽,他藏在刀鞘中。想想就行,袁尚哪裡會放心兩個文官去孤立無援的守衛上黨和晉陽兩郡。到時只要田豐審配能守四五天的時間,高覽的精兵就會來清場!

 袁紹在袁尚的建議下,撥給高覽一萬精兵,要他在自己壽宴後邊暗自去安陽大營偷偷練兵!這樣高覽便成為,守可支援晉陽上黨兩郡,攻可開拔攻打公孫瓚邊關的一支隊伍。因為藏在冀州腹地,不容易被人察覺,算是一支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