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過了臘八就是年(第2頁)

 “朕為了讓更多人知道軍法不可違,也為了保護更多的人。今日,朕只能如此,只能含淚處決王力!”

 站在高處的趙昺,拿著鐵皮喇叭,對著眾人大聲喊道。

 雖然站在遠處的人們依舊聽不清楚,但趙昺相信,用不了多久,口口相傳之下,加上報紙的宣傳,此事必能令天下皆知。

 趙昺讓人把張家船主扶了起來,扭過身對王力等三人說道:“爾等都是跟隨朕的老人,當深知朕的心思。你三人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能相抵。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朕最後再問一句,你三人可知罪否?”

 “小的們知罪,認罪。但求一死,絕無怨言。”

 “來人!給朕的兒郎們拿酒來!”趙昺大喝一聲。

 不多時,上路酒被端了上來。

 一人一碗水酒,“咕咚,咕咚。”三人一飲而盡,齊聲道:“謝官家!”

 未幾,王力對著身旁的弟兄們拱手道:“諸位兄弟們,咱王力咎由自取,死不足惜!兄弟們切不可學我等三人。咱十八年後又是一條漢子,到那時咱還和諸位兄弟們一起殺韃子!”

 “安心上路吧,朕會善待爾等的家人,只要有朕在,大宋還在,爾等的家人就絕不會挨餓受凍。”趙昺指著三人說道。

 所謂君無戲言,趙昺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出口的,那就一定不會錯了。

 “小的們多謝官家!”三人跪倒在地,對著趙昺大禮參拜道。

 趙昺一揮手,幾名執法官兵走上前去,用繩索套住三人的脖子,用膝蓋頂住後背,使勁拉拽著繩索。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力三人緊緊扣著繩索的雙手慢慢地耷拉下來,胡亂踢騰的雙腿也逐漸停了下來。

 一場貪墨船主運輸費用的風波雖已逐漸平息,但留給趙昺的善後工作依然繁重。

 趙昺先是令人照顧好王力等人的家屬。

 隨即又令錢貴己在報社上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描述清楚,繼而再進行一場針對軍紀方面的大討論。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最後就是責令趙與珞、文天祥等人在軍中開展一場大整頓。

 一場風波來得快,去得也快,也不過短短兩日時間。

 大宋祥興二年,十二月初八。

 北方地區傳統的臘八節,有“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

 南方人則很少提到“臘八”這個節日,廣南東路過這個節日的也大都是從北方地區南遷過來(衣冠南渡)的客家人為主。

 趙宋皇室也從北方流亡而來,自然而然地要過這個節日。

 喝臘八粥這一習俗就起源於北宋時期。

 每逢臘八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有曰:“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昔日,大宋都城開封汴梁城,每到臘八節這一天,那是相當的熱鬧。

 一大早,北宋汴梁城著名的馬行街各種小販齊雲,各種小吃,各種售賣,人聲鼎沸,商貿繁榮。

 馬行街是北宋著名的小吃一條街。緊挨著大相國寺,位於北宋皇宮的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