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祭祀大典(第2頁)

 北宋並不怎麼守規矩,平均不到三年,兩年多一點就舉行一次。

 南宋基本上按照三年一次的制度舉行。

 南宋歷時152年,郊祀和明堂加起來一共49次,基本上差不多符合3年一次的標準。

 南宋郊祀次數很少,而明堂次數很多,也反映出郊祀給南宋朝廷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

 南渡之後,當郊祀之歲,每以貲用不足,權停郊祀,止享明堂,蓋以明堂代郊。

 (最近沒錢,超過一塊錢的活動不要叫我。)

 現如今的南宋更是窮得叮噹響了,而且趙昺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什麼搭建數百間青城齋殿,悉覆以葦蓆,護以青布。

 什麼四層七十二個臺階。

 什麼天步所臨,皆藉以黃羅,謂之“黃道”。

 趙昺窮的都快揭不開鍋了,還有人舔著逼臉大言不慚,言之鑿鑿非要依慣例,依舊制。

 比如前幾日在朝堂上就有一位不開眼的,吵吵鬧鬧要求趙昺蓋房子,還是蓋那種數百間青城齋殿的。

 被盛怒之下之下的趙昺差點揍死。

 節約,怎麼節約怎麼來吧,能不要的都不要了,能減少的都給減少了,能用往年舊的就不要用新的。

 就這,禮部、戶部還有工部,幾位大佬聚在一起口水亂噴,臉紅脖子粗,爭來爭去,算來算去,在省得已經不能再省的情況下,預計這次冬至郊祀最低需要花費三十餘萬貫錢糧。

 錢不當錢啊。

 趙昺心中萬馬奔騰著,特釀的,好幾十萬貫呢。

 還好,費用還不到原來的二十分之一。

 “錢是王八蛋,花完繼續掙。”

 雖然趙昺心疼的牙疼,但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也只能尋求自我安慰。

 時辰已到,一身盛裝的趙昺,左擁右抱。

 啊,呸,是前呼後擁。

 趙昺坐在鑾駕上,緩緩地出了宮門。

 文東武西站著的群臣看到趙昺的鑾駕,連忙彎腰拱手行禮,然後按照次序跟隨在皇帝鑾駕的後面。

 在趙昺之前的幾任南宋皇帝為了省錢都是在明堂裡舉行的。

 但這次不同往日,朝臣們都覺得自趙昺登基以來,國朝各項事情蒸蒸日上,朝廷內外上下一心,為了鼓舞士氣也為了凝聚民心,有必要搞一次“盛大”的郊祭。

 反正在朝臣們的良苦用心,苦苦相勸下趙昺妥協了。

 雖然跟北宋時期的郊祭不可同日而語,但人還是很多的,用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形容。

 整個海口可以說萬人空巷的存在。

 能出來的都出來了,猶如成堆成片的螞蟻一樣,密密麻麻。

 南門口,趙昺的鑾駕後面,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祭祀隊伍,向著南郊“祭壇”出發。

 “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

 鹵簿就是天子的儀仗。

 按照皇帝出行活動的重要程度,鹵簿的規格也是不一樣的,分為大駕、法駕、小駕和黃麾仗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