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連續搶答

何仁越看越覺得自己的猜測有道理,眼前這幅梅花圖,摸上去紙張非常細膩,而且很薄,這是老宣紙的典型特徵。

 也就是說,畫真不真先不說,紙起碼有兩三百年的歷史,有可能是惲壽平的真跡。

 印章就不用看了,肯定是惲壽平的沒錯,落款是一首題畫詩,“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間草木不敢芳……”

 最後兩句是惲壽平題的“仿逃禪老人墨梅,錄煮石山農句。”意思就是畫仿的逃禪老人,詩是煮石山農的。

 這就比較清楚了,逃禪老人就是南宋畫家揚無咎,他最擅長的就是畫梅花,而煮石山農則是元代詩人和畫家王冕,詩名就叫《梅花》,他也非常擅長畫梅,水平不比揚無咎差。

 落款沒有問題,何仁又看向了印泥,顏色亮而不浮,應該是老印泥。不過這也不能當做直接證據,清代的老印泥真不算貴,老宣紙雖然難找,也不是完全找不到。

 要是周偉找人臨摹了一幅惲壽平的《梅花圖》,然後用老印泥蓋章,也能瞞過很多鑑定專家。

 何仁突然有了一絲明悟,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周偉故意用香薰過這幅畫,然後拿過來找茬,擾亂自己的判斷?

 何仁覺得很有可能,以周偉的德行,能幹出來這種事來。

 所以何仁還要繼續鑑定,接下來就要用“對”了。

 “對”其實就是對應,看看書畫的風格是否能和作者的風格和筆法對應上,比如惲壽平畫花卉時很少勾勒,以水墨著色渲染,用筆含蓄,天趣盎然……都能一一對照上。

 就算不是惲壽平親自畫的,也是高手仿的。

 最後就是“照”了,所謂照,就是用光照,和鑑定玉的時候差不多,不過鑑定玉時看的是透不透,有沒有棉,而照字畫,主要是看墨跡和紙張。

 何仁拿出手機,打開手電筒照了起來,薛老又是一陣點頭,聞、看、對、照,這種鑑定方法屬於古法,現在年輕的鑑定師大多不會用,何仁能按照流程來,在老專家心裡,自然是守規矩的表現,值得表揚。

 何仁這麼一照,就看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