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內畫(第2頁)

 “這是清末的,也不管你多要,八千。”

 何仁還沒說話,張諾不樂意了,“八千太貴了,我們還是去別的地方看看吧。”

 老闆急了,哪有一上來就用大招的?

 “別啊,美女。允許我開價,就允許你還價,你給個數吧,合適就拿走,咱倆有緣,就當交個朋友。”

 劉飛差點笑出聲,這幫地攤老闆怎麼都是一個話術?和每個人都有緣,和誰都想交朋友,每次都是還沒開張……

 何仁咳嗽了一聲,沒看大家都演得很投入嗎?你笑場算怎麼回事?

 張諾也學劉飛砍價的方法,直接往大動脈上砍,“那就八百。”

 老闆人都傻了,“美女,八百真下不來。你看這雕工……”

 張諾立刻接茬,“挺一般的,一看就不是大師工。”

 “呃……”老闆被噎了一下,“確實不是大師工,但也是手工雕出來的,你看這包漿,都紅了,竹製的筆筒有這個顏色可不容易,沒有一百多年盤不出來。”

 何仁打了個圓場,“看起來確實有一百多年曆史,不過不是大師工,收藏價值不高,兩千吧。”

 老闆一咬牙,“三千,三千您拿走。”

 張諾和劉飛一樣,看了何仁一眼,見何仁微微點頭,這才喜滋滋地付款拿貨,剛想催何仁走遠點問問實際價格,她就看見何仁的眼睛直了。

 謝寶坤也看到了何仁眼神的變化,順著何仁的目光看過去,謝寶坤的眼睛也直了,他看到了一幅畫。不,是兩幅。

 準確地說,何仁和謝寶坤看到的是鼻菸壺,只不過兩人看的完全不是一個,老闆攤上擺了一排,能有十多個鼻菸壺。

 明末清初,鼻菸開始傳入中國。

 康熙時期開放海禁,西方傳教士就帶著不少鼻菸來到中國貿易,由於稀少,就顯得珍貴,乾隆就經常用鼻菸賞賜王公大臣。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很快吸鼻菸就成為一種時尚,大為流行。

 一開始都是用玻璃瓶或者鐵盒來裝,但是中國的達官貴人很會享受,鐵盒怎麼能夠彰顯他們的身份?

 於是鼻菸壺就橫空出世了。

 所以說鼻菸壺不但是一種容器,更是一種工藝品,用料也越來越講究,陶瓷的、象牙的、瑪瑙的、琥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