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溜達雞 作品

第18章 還行,賠的不多(第2頁)

 “當然,這是以前,現在就沒有這麼多講究了,有的老闆可能都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和勻荒貨差不多的就是鏟地皮,指的是自己沒有店鋪,專跑到農村去收貨,然後再賣給各個商家,相當於二道販子。”

 “我們要撿漏,就要盯著這些東西,裡面有可能有真東西。”

 何仁見人數差不多有五千人了,也不廢話,一邊叫張諾安排抽獎,一邊帶著大家往前走。

 “眼尖的寶友肯定已經認出來了,我們今天的目標就是琉璃廠。琉璃廠這個名字起源於元朝,當時的朝廷在這裡開設了一個官窯,專門燒製琉璃瓦,琉璃廠也因此得名。明朝的時候城區擴大,這裡不適合繼續燒窯,琉璃廠便遷到了門頭溝。”

 “清初順治年間,實行滿漢分城。當時很多漢族官員就住在琉璃廠附近,後來全國各地的會館也都建在這裡,官員、文人、舉子經常在這裡逛書市,與文化相關的筆墨紙硯,古玩書畫等等也在此銷售,後來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古玩交易市場。”

 “不是主播知識淵博,是主播會用百度。”

 ……

 何仁走進了琉璃廠老街,發現出攤的老闆確實不算多,還有幾個老闆可能是剛吃完午飯,有些犯困,居然坐在椅子上打起了盹。

 不少沒睡著的老闆,看見走進來三個人,立刻提起了精神,準備兜售自己的產品,可看到劉飛手中舉著的手機時,他們的表情就變成了厭惡。

 這不難理解,直播也好,錄視頻也罷,都代表著有證據,地攤老闆不可能瘋狂推銷,萬一人家找回來,搞不好還要退錢……

 但是也有不怕的,反正他們是擺地攤的,可以隨時收拾東西走人,而且古玩這行就講究一個眼力,看不好那是你沒本事,想退貨?門兒都沒有啊。

 所以何仁一進去,就有一個老闆招呼道,“小夥子,來看看,喜歡什麼,大哥給你打折。”

 何仁示意劉飛跟上,兩人走了過去,這個老闆看來是主攻瓷器,地上瓶瓶罐罐擺了七八十樣。

 打眼一看,何仁就看到了一堆假貨,這也正常,地攤嘛,良心一點的就是真假摻著賣,不良心的,可能最老的就是鋪在地上的那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