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讓 作品

第45章 專 訪(2)

記者問:“您如何看待互聯網發展下,電視臺的出路和存在價值?”

 裴語遲思考了一下,說道:“電視臺要適應互聯網時代,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思路。第一,要從內容創新著手,專注於有深度和溫情的優質內容創作,而不僅僅是追求敏感熱點話題來吸引眼球;第二,要注重培養跨平臺、綜合性的人才隊伍,適應不同傳播場景的創作要求,還要建立數據化的管理,提高製作決策水平,實現內容的再創價值;第三,要建立起彈性的商業模式,在品牌營銷中發揮電視的獨特優勢。”

 “互聯網給傳統電視帶來衝擊的同時,也提供了全新的機遇。電視臺如果能夠主動適應形勢,轉換思維,調整步伐,就一定能在這個新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核心是要抓住內容創新和青年觀眾這兩個關鍵點,實現電視傳播力量的數字化升級。我相信只要電視人保持開放心態與激情,電視臺就一定能在互聯網浪潮中砥礪前行。”

 記者:“現在很多媒體人都離開自己的熱愛的行業,您會離開嗎?您怎麼看?”記者的語氣嚴肅,表情專注,希望能獲取獨家視點。

 裴語遲沉吟了一下,神情凝重道:“我非常理解現在許多媒體人選擇離開這個行業的原因。媒體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許多傳統媒體正在衰退。同時,新興媒體的興起也給從業者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壓力。選擇離開,尋找更穩定的職業出路,是可以理解的。”

 裴語遲的語氣平和而堅定,雙手微微張開以示誠懇:“但是,對我來說,新聞媒體仍然是我的熱愛。我享受探索新聞現場、尋找有價值的故事的過程。我也深知新聞媒體對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所以,儘管行業形勢嚴峻,我仍計劃堅守在這條路上。我會努力適應新時代的需求,通過不斷學習新技能來使自己更有競爭力。我相信只要熱愛我們的工作,就一定能找到活路。我也呼籲業內同仁共同努力,化危為機,繼續推動行業的進步與創新。”

 裴語遲的聲音充滿說服力和真誠,目光堅定而有神,語氣中透露出對行業的熱愛以及對未來的希望。

 “當然,如果有朝一日,我覺得自己真的無法繼續堅持新聞工作,我會慎重考慮人生的第二選擇。但目前來說,我仍充滿熱情,會繼續踐行我的新聞人夢想。因為對我來說,這是一份無比神聖和值得驕傲的職業。”

 面對行業變革帶來的不確定性,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堅持原則、積極適應、開拓創新。這種執著的精神令採訪記者作為同行深受鼓舞。

 整個採訪過程,裴語遲的回答措辭謹慎,深思熟慮,又不乏個人獨特見解。他面對記者的追問始終保持著溫和理性的態度,既不刻意迴避話題,也不透露過多隱私。

 這種穩重內斂而又不失真誠的氣質,融合理性與感性,理想與現實的態度,極富魅力的個人風格令採訪的記者敬佩不已。

 隨著採訪進入尾聲,記者不禁由衷感慨道:

 “裴老師,您開明睿慧的見解,讓我們受益匪淺。您不僅主持能力卓著,對生活各個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和體會。這種博大通達的風範,正是主持人職業應具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