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 作品

第217章 復仇艦隊(第2頁)

 卻說弓良伍自回到金沙江水師營中,每當想起被朱元璋和朱湛暗算,大意失軍,便痛悔難奈,時時想著報仇雪恨,十大閻王奉旨統兵出京後,弓良伍認為報仇的時機來了。

 十大閻王中來到西邊戰場的是第十殿閻王薛禮和第三殿閻王餘懃。薛仁貴曾是三箭定天山的主,其戰鬥力之彪悍,勿須說話人繞舌,都知道他非常厲害。

 薛仁貴原本就是文武雙全,再加上個三殿餘王,唐朝進士,為之出謀劃策,這一方面軍可謂雙文一武,逮誰滅誰。

 陰天子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部署,恐怕就是因為雄據北邊的乃是成吉思汗鐵木真和忽必烈,還有楊堅和李淵,現在雖有苦撐陰廷江山的三足之二,楊鋟鍔和弓良伍,在拒止著鐵木真祖孫和楊堅李淵,但金沙江上游的戰略地位實在太重要,不敢有半點閃失,因此,派出了十大閻王中的超強組合,薛仁貴和餘懃各統十萬兵前來。呵呵。

 薛仁貴和餘懃駐紮在弓良伍的上方,向下可協助金沙江水師阻止楊堅李淵進攻,也可從上游派兵渡江,策應楊鋟鍔對陣鐵木真和忽必烈。

 雖然二位閻王統共只有二十萬兵馬——因為陰廷實在沒有多少兵可派了,所以每一位閻王只能帶十萬兵出征——但戰鬥力歷來只在於統兵之將,而不由兵力多寡來決定,且楊鋟鍔和弓良伍所面對的鐵木真祖孫和楊堅李淵叔侄,在兵力上也並不佔優勢,因此,在陰天子看來,派出戰鬥力超常的薛仁貴支援西邊戰場,絕對足以穩定形勢。

 陰廷是這樣想的,金沙江水師將軍弓良伍也是這樣想的。嘿嘿。

 弓良伍認為在目前形勢下,正可組建東征艦隊,從長江密秘東下,神不知鬼不覺,一舉擊潰朱湛水軍,擒佔了朱湛和朱元璋,然後迅速回撤,回到金沙江水師軍營。

 至於東征期間金沙江的防務,一來可效當初密赴朱湛營中接管軍隊之前例,營中虛張旗幟,給隔江對峙的楊堅和李淵造成弓良伍仍在軍中的假象。當初密秘離開水師之時,楊堅和李淵不敢進攻金沙江水師,如今有十殿薛王和三殿餘王帶二十萬雄師坐鎮金沙江上游,那楊堅李淵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敢來偷襲不成!哈哈哈哈。

 弓良伍認為,楊堅李淵絕對不敢向江這邊側目。

 二來,弓良伍派出密使,偷偷去到楊鋟鍔軍中,將自己的計劃密告了楊鋟鍔,請楊鋟鍔派出少股軍馬襲擾楊堅李淵,使二賊不敢覬覦金沙江水師。

 楊鋟鍔反對這種大明而充滿極大風險的計劃,但弓良伍決心已定,楊鋟鍔跟他乃屬同僚,並無節制之權,且在兩軍皆在西邊抗賊,幾百年來時有相互策應之舉,也不好生拒之,只得勉為其難,答應弓良伍的要求,派兵騷擾楊堅和李淵,以干擾他們的視線,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不敢打金沙江水師的主意。

 按說這種重大謀劃和軍事行動,還應稟報薛王和餘王,因為二位閻王的地位遠高於弓良伍和楊鋟鍔不說,二位閻王還受陰廷委派,可對弓、楊兩軍行使監督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