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絃的二胡 作品

第94章 第一課(第2頁)

 也許,所謂韓信低情商的說法,僅僅只是後人對於一個如此牛逼又不得善終的名將尋找的唯一合適的理由。

 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特別是兵仙一般的人物,知己知彼是基本的素養。面對這一屋子的歷史名將,韓信多多少少應該知道,自己雖然是優秀的一個,但絕對不會是唯一的一個。兵家流派眾多,哪怕你在這一流派位居魁首,也不代表在整個兵家傑出人物之中你還是執牛耳者。

 兵家,研究軍事科學的門派。在漢代,兵家就已經分流出四大派別。兵權謀家、兵陰陽家、兵之勢家,兵之技巧家。

 所謂兵之權謀家,是指在戰爭中依靠權謀取勝的一類軍事家。他們善於在戰爭中,利用謀略克敵制勝。這種謀略一般是戰略高度的,利用掌控全局的謀略,決勝千里。韓信就是兵家中權謀家的典型代表。此外,兵家開創者孫武也應該歸入此類。

 兵之陰陽家,講究虛虛實實,實示之以虛,虛示之以實,真真假假,陰謀詭計。這一類人,相比權謀家的戰略層面,多半專長戰術層面,且給人智近乎於妖的感覺。歷史上張良、小說演義中的諸葛亮應該歸為此類。

 兵之勢家,側重於戰鬥中實際戰術的指揮運用。這不但包括排兵佈陣,騎步兵的如何運用,甚至包括戰場士氣的激勵和鼓舞。這類人,往往都具有圖騰式的特點,哪怕在相對劣勢的實際戰場中,哪怕兵力、糧草、士氣都遠遠不及敵人的時候,可能只因為統帥個個人魅力,往往會出現反敗為勝的驚人戰果。楚霸王、唐太宗應該歸入此類。如果說常遇春能算作兵家,他應該也屬於兵之勢家。

 最後一類兵之技巧家,說的就是善於利用各種武器工具的一類軍事家。他們多半在幾千年的血雨腥風中,對軍事工程技術發揮了無與倫比的巨大作用。

 當然,這樣的劃分不是絕對的。一些個高手往往橫跨了多個流派。

 當下的教室內,人人專心地聽著韓信的講話,個別學員還拿著筆,認真地坐著筆記。在我看來,大家最終選擇認真聽講,無非兩種原因,一種是懾於韓信的威望,完全是百分之百的崇拜與佩服下的認真聽講,還有一種則是真正的想了解一下你韓信到底有多少本事,做到所謂的互相切磋,互通有無。

 此時只聽韓信款款到來:“為將者,須知兵之數目幾何。若統帥千軍萬馬,差個幾十幾百當然無傷大雅。可對於下級軍官來說,往往幾個人的差異就能決定勝負。今後的第二師建制,若論人數,可能僅數千人之數,遠非當年我等旌旗一揮,數十萬大軍形影相隨之勢。何況罪魂雖厲,也尚不成氣候,多半無需大軍全線出擊。由此看來,小隊人馬的指揮作戰是重中之重。因此,兵數幾何必須精確,才能統籌全局,無往不利。”